阅读历史 |

第813章 六十万人变心(1 / 2)

加入书签

中国第一楼,远东第一楼,世界第一楼!

红色的塔顶圆珠光芒四射,不但把大尚海的夜色渲染的壮丽无比,而且把这红光送到遥远的海域!

一千公里以外的洋面,都能看到这座灯塔!

尤其是迷路的航船,在风雨交加、夜色笼罩、浓雾迷茫的时候,他们会随时看到这座灯塔,给他们提供导航。126shu

这个灯塔用它那永不消失的光波,告诉那些寻求帮助的人,奔向这灯塔,就是安全的港湾。

这座塔楼投入使用以后很久,人们依然无法破解一个谜团——无论天气多么恶劣,这灯塔上的红光、绿光总是那么明亮,从来没有被遮掩的时候。

这个奥秘只有麦轲知道。

麦轲在建造这座地标性塔楼的时候,使用多种元素,而这个巨大的光球,就是有三种元素综合使用的结果。

而它发出的光,不被任何东西所遮盖,也是这三种原素的特质使然。

创世记说,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约翰福音说,耶稣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这世上的人。

耶稣自己也说:“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因此,麦轲清楚地知道,神自己是真光,也是我们所看到其他自然光的光源。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光,实际是和化活动。

但是,他不能用这些剩余放债,然后收取利息。

因为国家已经保障了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需要,除此以外的追求,国家不鼓励。

至于亏缺的,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去管它,别管一个人有多大的亏缺,国家也会照常供给最基本的生活所需。

不让这些亏缺影响一个市民的基本生活,意思是说,国家有责任保证每一个市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直等这个市民有能力以后,才是这个市民用他自己的能力担起责任的时候,也就是开始弥补亏欠的时候。

在亏欠弥补之前,不能像那些有剩余的人一样,消费基本需要以外的东西。

在这个框架里,任何人不能用资本生息取利。

当然,麦轲也清楚,目前这里的市民还不能和圣山的市民比,因为那里的市民基本上都是基督徒。那里的价值原则,一句话,“我为弟兄舍命”。

既然命都可以舍,就绝对不会出现占别人便宜的事情。

只有有了这样的基础,才会真正贯彻按需分配的原则。

因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尽力限制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拼命扩大自己的需求。

限制自己的需求,就会一身当前。把别人的需要放在首位。

扩大自己的需求,就会为了自己的需求。损害别人的需求。

现在麦轲实在建立基础,但是他相信,不久的将来,圣山的价值原则,就会成为这里的价值原则。

由此可见,一个生产体系,一个消费系统,一个价值原则,也是和整个社会成员的价值体系息息相关的。

麦轲一边建楼。一边思考各方面的事务,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林则徐等人一边看热闹,一边逐渐神的奇妙创造。

很快主体工程完工;接着各项职能开始工作,其他配套措施相继完善。

晚上说的是什么呢? 这里说的是神的原因、目的、方式、和结果。

“什么是神要这样做,把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呢?因为他爱世人。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要把我们从灭亡中拯救出来。

“神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我们得到永生,有永恒的生命,就是与神永远同在;也就是把我们从必然灭亡的结局中拉出来。

“这也告诉我们,如果神不这样做,我们只有一个结局。就是灭亡。

“为什么会灭亡呢?因为世人都犯了罪,罪的工价就是死,死当然就要灭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