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0章 宴设三次鸿门(2 / 2)

加入书签

麦轲赞扬他们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同时感谢他们这样投诚的行为,帮助天国。

麦轲特别叮嘱他们,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走到这一步,就不要再推回去,走老路,不管遇到多大困难。

同时,麦轲也给他们申明,天国的纪律是严明的,作出有害天国的事情。一定要予以惩罚。

这些军官,听到麦轲更加明确的要求,都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干事,绝不背叛天国。

让后就让这些人回去,带领他们的属下投降天军。

对予那里的县令,万知章给他们写了一封书信,劝告他们投降。

麦轲也派一个小组去送信。与反回去的军官同行。

麦轲给他们的指令也差不多。

如果收到信以后,就投降了天军。这个小组负责保护他。

而收到信以后却不投降,这个小组的任务就是处理他。

当场处死或者抓不回来,都是一种可以允许的选择。

麦轲对付那些投降的军官的时候,丁光晔一直在和逼近目标的各路团长联系,告诉他们,凡是到了的就原地不动,等待进一步命令。

分配完毕,麦轲让所有趋同一个地方军官和小组聚在一起,说了一声“走了”。

这些人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分别到达了他们的原防地。

麦轲又是动用了灵犀一动。

所以天不移秒,几十、几百里地就出去了,比缩地成寸什么的,快多了。

麦轲和丁光晔询问了他前一阵追击湘军的情况。

麦轲作了介绍,说明他们逃跑的方向是向西走廊的南端,从那里继续走,向北前进。就是向下走廊了。

从那些地方即可进入湘中,也可以出湘进入泗川等地,实在是战略要地,兵家必争。

于是,二人议决,再等半个小时。如果这里一起顺利,二人就前往湘西南和湘西地区。

就在这工夫,各州县已经传回来消息,一开始的十个县区顺利归入天军。

这其中包括了近郊的五个区,都是赵忠襄自己带队解决的。

而在这五个近郊区,那些军官本来就是赵忠襄的心腹属下,这次投降天军。他们也都一致支持他。

时间不长,陆陆续续又有五个远郊县传来捷报,说虽然有些人不想归顺,但是被天军里应外合联手镇压,最终取得胜利。

最后时刻,荃州县也取得了胜利,他们就胜得比较艰苦了!

原来那里有个把总,这次没有前来开会,他实际上的身份是湘军安排的内应,早就把前来开会的那位名义上一把手给架空了!

不但架空,而且不知道从那里得来的情报,这些参与开会的人,已经叛变投敌,必须除掉;否则他们就会勾引敌人,除掉大家!

其实,如果有心人注意观察,又能掌握局面,还是能够发现问题的——别的不说,麦轲派去的监督小组,就是一个绝大的疑点。

在这个时刻,带回来这些多陌生人干什么?

这个湘军的内应不等他们回来,发现失常才采取措施,而是早就预备了一个圈套让他们钻!

结果,他们被包围在清营的军帐中,时而个人全部背围住,一个乱箭齐发,先把一个把总打死,接着就是排枪齐射,又把那个负责把总打死。

因为事出突然,又是远程武器,两个特遣小组,紧紧保的自己没有伤亡!

又是一轮排枪,一名麦轲的卫队成员也受了伤,他是为了保护一名气原素专员,受到了枪击。

两名卫士都受到麦轲的特别叮咛,让他们重点保护这些原素专员。

到了这时,那位木原素专员终于建立起来方位堡垒,这这个人周围都排列起层层大树!

不过这些大树只为他们挡住了平射的枪弹,却挡不住他们从高处居高临下的射击,甚至还有炮弹!

可见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因为地处低洼处,水原素也一时不太好用,他们担心法出去的水,没淹到敌人,先淹了自己!

火原素似乎受到这些防护他们的大树阻拦,一时也不便对地使用。

其实这些限制,都是他们习以为常的想当然,他们还有许多原素的特征还不理解,所以受到条件的处处制肘。

好在这个时候,外面的天军团长,发觉事情不对,当机立断发起攻击,为里面的人减轻了压力,全面爆发了原素特长,从内部击溃了敌人。

其中气原素所起的作用最大,它帮助木、水、火三原素飞到敌人坐在所处,打乱了他们的阵脚。

尤其是那个湘军代理,被木原素形成的参天大树紧紧地束缚住,并且和其他人隔离开来,让那些清军陷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外面的野战团抓住战机,发起冲锋, 把失去指挥的清军各个击破。

十七个州县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六个有了结果,只有仰朔还没有消息,就是那个把总被一刀砍头的那个县!

麦轲主动找到负责那里的野战团长,询问消息。

那位团长看来正在激战之中,只匆匆说了一句:“我们遇到了大麻烦,请你过来一趟,赶快!”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