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六章 智商余额不足(1 / 2)

加入书签

整个《源代码》已经是结束了放映,身处好莱坞的话。他就应该明白,这是美国人在自嘲自己的数学不好,嘿嘿,他们一直都不缺少自嘲精神,不过,数学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有些困难,数学家除外。

“你们这帮笨蛋!这部电影明明是拍的很好嘛,剧情方面非常的新颖。我从来没有见过一部电影能重复使用镜头,还让故事这么好看的。”这个评论。到底是黑啊,还是夸啊?

“不管怎么说,如此让人感觉苦难的电影,我决定了,再去电影院看一遍。嘿,哥们们,我们不能让亚洲人歧视我们的智商好吗?”这家伙把一个电影的情节,上升到了种族问题了。

各种奇葩的评论,让吴祥目不暇接,很多的评论都是说自己没有看明白这部电影的情节的,甚至有很多连上发一些个东西,让他们把咱们电影的剧情给说的好一些,说的高深一些,就是啥意思呢?看不懂,那就对了,因为这部电影啊,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明白了吗?”

很快,吴祥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山姆.门德斯说了,这个英国佬搞不明白吴祥这到底是要干什么,于是,吴祥就解释了一番。

可是,为毛要把《源代码》的剧情,整的这么玄乎呢?

很简单,吴祥这利用的就是人类的逆反心理。

上网的人,往往都有逆反心理,而且这个心理还很重,反正比一般的人重。因为你要分析上网的人,他们的年龄结构,你就能明白了,原来上网最多的都是年轻人啊。

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互联网上的人,最多的就是年轻人,当然也不是没有岁数大的,但岁数大的人比例不高。

既然都是年轻人,那多少都带着一些个叛逆心理,甚至还有很多,干脆就是处于人生的叛逆期。

所以,往往在网上一些的消息,发出来了之后,很多人的评论,都是相反的意思,就是消息是正面的,可他们非要往负面那里考虑、去理解。

负负得正嘛。

吴祥这回干脆就利用这个心理,咱们就干脆把这个情节说的更深奥,说的更不好理解,这样一来,还带了一点儿其他的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