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6章:符号学之争(2 / 2)

加入书签

索绪尔是瑞士开创现代语言学先河的语言学家,他本身并没有作品传世,有名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教学讲稿,由两位学生组合编辑而成。

现代符号学(semiologyorsemiotis)的词语语源也是索绪尔按希腊语的“符号“衍生出来的用语。

索绪尔建立的符号学是作为一种对人类社会使用符号的法则进行研究的科学,有别于传统语言学(philology)对语言的历史演变进行异时性(diahroni)研究,现代语言学集中处理在当下时空之中,语言内部的指涉法则,这种并时性(synhronially)的研究是索绪尔开创先河的提法,往后影响了法国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英国哲学家维根斯坦、美国衍生语言学家noamhomsky等。

由于索绪尔把语言符号分成两部分来处理,为研究文化符号或者意识型态的学者,提供了有系统的分析方法学,80年代至90年代间,在欧美文化批评界符号学盛极一时。

到目前为止,全球学院训练的文化批评者仍有不少使用符号学方法进行文化现象的结构分析。

索绪尔符号学的特点是:单一符号(sign)分成意符/能指(signifier)和意指/所指(signified)两部分。意符是符号的语音形象;意指是符号的意义概念部分。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称为符号。

意符和意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武断性(arbitrariness),没有必然关联。例如英文中的“tree“的发声及串字组合,因约定俗成的习惯被指涉为“一种以木质枝杆为主体的叶本植物“的概念。

皮尔斯的符号学……

皮尔斯认为,根据与对象的关系,符号可以分成三种:像似符号(ion)、指示符号(index)、规约符号(symbol)。前两种是具有理据性的符号。

像似符号(ion)……

像似符号指向对象靠的是“像似性”(inoniity):“一个符号代替另一个东西,因为与之像似(resemblane)”

任何感知都有作用于感官的形状,因此任何感知都可以找出与另一物的像似之处,也就谁说任何感知都是个潜在的像似符号。

画一个上帝在门口,可以代指教堂;画五颗五角星代表五星级;在画的香烟头上打“×”,表示禁止吸烟。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如“×”;有些是相似的,如星星、香烟头。倘若两者完全一样,那还是符号吗?

固然不是。

天上的星星绝对不是五角的,那烟头也不是照片。

符号传递信息一看便知,绝不能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