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反击的办法(2 / 2)
对于一个题材取之不尽的作家来说(好啦!我知道臭屁是我的老毛病),挑选题材最后竟成了烦恼,因为一旦开始了新的创作战斗,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几个月该放什么情绪、用什么节奏,去调整故事与故事之间的焦距时差。
现在又到了我苦思该写哪个体裁的时候。
该轮到哪种体裁了?每一个体裁都在大脑的灵感库里敲敲打打,咆哮着放它出去。
“那么容易就好了。”我嘀咕。
文字是我的翅膀,从来就不是我的囚牢。
只要等到对的风,我就可以开始飞翔。
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开学这几天发生了很多事,就在我听到有人在论坛上对我进行无聊的攻击时,突然想起了几年前的猖狂,一种名为“青春”的洪水再度淹没了我。
“那就写一段关于我们的故事吧。”视频中,廖英宏戴上军帽,笑笑。
“是啊,将我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吧。”许博淳在美国留学,在中学qq群这样写下。
于是我发现背脊上,悄悄生出了一对翅膀。
“我再想一下。”我搔搔头。因为风还未起。
然后,她捎来了一通电话。
……
正是前一世台湾省全能型作家九把刀的著名纯爱作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这部作品成名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篇小说无比的真实,确切的说,这是一部巧妙添加艺术加工的自传体小说。
当然,因为创作环境、创作条件和作者自身的不同,舒宇在保证故事情节的情况下,进行了些许的修改。
为的,就是保证这部小说的真实性。
</b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