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史家之绝唱(2 / 2)
“没问题的,有把握。”舒宇笑着回答道。
“那就好,尽快出招。”沈青松了口气,他对舒宇的信心比许多人都要足,那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文章他到现摘抄在宿舍页。
五帝本纪?写武帝的?胆子够大啊!历史上还真没有几个人敢写五帝史的,历史太过久远,势必造成很多的争议。他原本以为,那个猖狂的大学生,也会写纵史,或是写大兴史,毕竟容易考证嘛。
但丁墨还是点开了这篇文章。
很快,他的眼睛越瞪越大,呼吸越来越急促。
……
看到舒宇竟然写的是五帝,孙东红乐的差点没从板凳上跌下来,再看其内容,他甚至觉得自己时来运转了,他甚至预想到,舒宇将高额的稿费打到自己的银行账户之站。
五星!怎么可能?!
孙东红突然生出不祥的预感。
不,应该是还没有人评分,所以初始评分是五分吧,对,一定是这样。
想着,孙东红还是点开了《五帝本纪》,拉动鼠标到评论栏。
丁墨?中国当今最权威的史学家?他怎么亲自出马了?不过也好,他的批评是最权威的。
结果……丁墨的评论似乎和孙东红想的有点出入,额,不是有点,而是出入很大。
“该篇《五帝本纪》记载的是远古传说中相继为帝的五个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远古初民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情况…………作者写作《五帝本纪》,可以看出主要取材于《世本》、《大戴礼记·五帝德》和《尚书》,这些虽多为传说,但丁某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地下文物的发掘来看,这篇文字大多亦属言之有证,这篇《五帝本纪》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社会,提供了某些线索或信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就是从这远古的传说开始的,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的联合,战争,最后融为一体,在黄河流域定居繁衍,从而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创造了我国远古时代的灿烂文化……我们知道,写历史一定要客观,也因如此,我国的历史文章往往是生硬的。而这篇《五帝本纪》末尾的按语在丁某看来是该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是作者主观的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个人解释和看法,也给我们读者提供了观察事件的多重角度,有助于开启我们自己的思考。”
孙东红面色惨白,这篇来自丁墨的评论让他有种绝望的感觉,尤其最后一段话让他看来颇为刺眼:“这一篇《五帝本纪》无形间将我们对于这段历史的争议都抹去了,仅凭这一篇《五帝本纪》,丁某认为,舒宇小友已经赢了。”
</b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