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20 火力转换,超长防线(2 / 2)

加入书签

从那时起,近战能力集群先是左右活动范围被压缩,后又是总体的活动范围被缩减,及至两千米时,更是直接不再派遣。

随后,各堡垒也陆续取消了人员进驻。

十九点十七分,拉锯地带最后一千米距离的六百零六平方千米范围,唯剩自动火力与陷阱路障,以及,停不下来的自爆。

至此,敌军的推进速度大大减缓,总周长为60160米的第二道大防线新建自动火力点的工作正式停止。攻防区域定格为十六段分隔开来的圆弧,总长达556360米,平均每段长为6545米,平均间隔在3300米,总间隔为5之地一方难以将防护设施全面铺开,步步为营。

于是,微波发射一直持续到能源供应吃紧。

接着,是各式各样的大招配合分区域的展开,勉强的达成了第二波接近瞬秒的全灭,和持续时间不算短的全方位打击。

第三波,快速全灭不用想了,还是那句话,战线太长,是以这回开启的,是久违的空陆火力全面对轰。

与拉锯地带作战需要顾及己方设施不同,此刻的地面已满是导弹炮火留下的坑洞,并时刻被改变着形状。很快,第二道大防线之前便铺满了奇形怪状的碎骨残躯,陪伴它们的,是大小不一的炮弹残骸。

在连续不断的新建准备之后,地球方的总体火力在当下远超了敌方的冲击力量,一**饱和性的狂轰滥炸,将敌军的踏足范围逐步的反推了足足三千米。

且实际上,地球方完全能够再推个两三千米,之所以只推出三千米,便是要给敌方留出大量派兵的空间。换句话说,是给自己留出更多更广的打击空间,不然放着凶猛的火力待机么?那可也是一种变相浪费。

面对着怕浪费的地球方,符文之地一方却是使出全数攻击手段亦不能有效突破地球方的防御力量,也代表着无法在短时间内大幅消减第二道大防线的防御设施和攻击力量。同时,自身的防御圈出现破损的频率倒有了扩大的趋势。

没奈何,只能是优先加大建设前端的防御体系,等待时机再升级攻击性的力量。而这个时机,恐怕不是三两分钟能等到的。( .8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