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76 反推碾压,血亏无怜(2 / 2)

加入书签

且若要细论,则此间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守龙脉和打反攻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尤其对于各国援军和某些出于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得不来的个体强者而言,这是个绝对的分水岭。

另外,哪怕米国意识到援军不再是必须相帮,从此刻开始转换其霸道又小气的做派,当下的军力也确实做不到低损冲阵。毕竟常规战力是可以迅速地换生力军,顶尖战力的疲乏缺失却绝非一时可补——

此前的战况激烈,很多顶尖层面之人都是强撑着一口气,后续的恢复时间自是被反噬拉长;再加大概有三成伤重和只约定战至龙脉无恙者,已退场歇养或准备退场;两大缺口都需要花时间慢补。若不然,所谓加紧出击将是没有足够的强者保证常规部队冲锋尽量不出现折损,这种不管多少但明显是要拿命去填的作战,地球意志又怎么可能会答应。

也由此,当地球大军反推的距离还远未到攻击极限但超出自身防御极限,即被系统喊停。在距离敌方阵地平均约三千米的线,摆开阵势向前炮轰和左右收割,等待术火力的重新编入。

期间,无论敌方是前沿阵地被毁还是各线炮灰终退,地球大军都未曾踏前超出过五百米,只在其他疆域里选定新的战线缓缓摆开人马车炮阵法,为之后的攻伐蓄力并增添选择。

对此,符之地一边着力于现有阵地的维护,一边循着地球方的动作在各条线新筑阵地调派人手,充分的感受了一波防守方在战前投入的被动。经此再回想起一阶段的艰难攻打,心下更有几分不妙的预感。

没多久,预感成真。术重启后地球大军全面压前,防守方在战斗应对的被动,经由地球本总体更强而如今还自由集攻打的火力放大,几令他们感受不到阵地防守的优势因素,每一线都是节节败退颓势难止。直到整体后缩了足有九千米,才算在投入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勉强站住脚跟。而这换算为面积,已是一万两千多平方千米,却要知其统共所占的,也不过十五万平方千米。

究其根源,这一幕出现的原因还在于,符之地此前足足十八个小时不计成本的攻伐令指挥层大多数人潜意识里肉疼之极,反映到现实便成了前沿阵地的力量投入无意识或有意识放低。等到猛觉得不对,地球的炮火覆盖却是不等人,想填补也只能是从靠后的阵地紧张进行。

其结果,是十五分之一还没捂热的地盘儿眨眼间消失,内投放的大量资源几乎是没怎么发挥作用便打了水漂,还给后续作战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毕竟,他们是暂时只能困守此地,腾挪空间越小代表作战选择越少,吃得亏可能越大……

当然了,他们也可以选择强拼一波向外拓展空间,但那必须建立在确定能够守住的基础,否则无非损失更大,不符合没有了必攻目标后的收缩减损的核心战略。

所以综,地球大军正式进入到稳收战果的时段。保守估计,也将持续到星际第四战打响之前,较多强者回归可能有降临战发生的各自国内。

而于此前后,攻也死守也死的符之地炮灰群体,注定得不到谁的惜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