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二十九章 开业(2 / 2)

加入书签

杜大雷有些傻眼了,他这才想起来,‘河东狮吼’是后来苏东坡和陈季常的戏谑之语,现在两个人的爹都还没有出生呢。

崔道述见杜大雷发傻,就急忙出来解释:“回禀相爷,杜大雷的妻子名叫傅红玉,家乡在河东。杜大雷十分的惧怕妻子,故此我们兄弟都笑话他妻子是‘河东狮吼’。”

众人大笑不已,赵光义又问道:“那他为什么回去就会变成宦官?”

崔道述答道:“傅红玉说了,如果他在外面沾花惹草,回去就阉了他。”

杜大雷脸皮巨厚,一点都不觉得尴尬:“多谢陛下的好意,草民对妻子发誓,今生就守着她一人过日子,绝对不会纳妾的。”

赵匡胤点点头:“杜先生高义,如此有情有义的男子,当今是不多见了。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

杜大雷松了一口气,转身去厨房了。

这时,舞台上来了一位中年男子,开始给大家说《三国志演义》了。

赵匡胤和一众大臣们开始认真的听起来,崔道述也借机下楼了。

崔道明见崔道述下来了,就走过来问道:“家主,马上就到开业庆典的时辰了,现在开始吗?”

崔道述摇摇头:“等一会吧,皇帝在听书呢,推迟到讲完《三国志演义》吧。”

崔道明答应下来,去安排了。

李继隆凑过来问道:“崔先生,跟着皇帝来的,都有哪些大官啊?”

崔道述笑了:“有宰相赵普,还有魏仁溥、薛居正、吕余庆、沈义伦、陶谷等朝中重臣。”

李继隆不禁咋舌:“这么多大人物啊!今天可不要出什么纰漏才好。”

崔道述拍拍他的肩膀:“没事的,你把你的长辈和朋友陪好就行,不会出问题的,我们都安排好了。”

李继隆走了,崔道述也往厨房走去。

进了厨房,见杜大雷口吐白沫的在给厨师们鼓劲:“大家都听好了,今天可是我们全聚德露脸的时机啊!大宋的皇帝、宰相和朝中的重臣大部分都来了,大家加把劲,把饭菜都做好,今天晚上我会给大家发重奖!”

厨师和帮厨、伙计们轰然答应,干活更加卖力气了。

杜大雷满意的点点头,拿起一只梨啃起来。

崔道述走过来说道:“老杜,你鼓舞士气挺厉害啊。”

“那是,我当年上学的时候,可是学生会干部,文艺积极分子啊,还玩过一阵子摇滚乐呢。应付这点场面,还不是小菜一碟嘛。”杜大雷大言不惭。

“行了,你就别吹了,刚才赵匡胤给你和沈玉奴做媒,你为啥不答应呢?这是多好的机会啊。”

杜大雷摇摇头:“我还想多活几年呢,这件事情可不成。谁像你啊,豪门公子出身,连小妾就弄了好几个,还是你老婆出面给娶的呢。哎,万恶的旧社会就是好啊!随便搞女人还不犯法,我作为新时代的好青年,绝对是拒腐蚀永不沾。我鄙视你这样的花心大萝卜。”

崔道述气得捶了他一下:“你就能胡咧咧,我也不想娶小妾,那不是我妻子一直没能生孩子吗。在这个时代,无后可是罪过啊。为了安老娘和老婆的心,我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呦呵,你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那齐九娘是怎么回事?她可是你心甘情愿带回来的吧?你还不是被她的美色迷住了?”

崔道述无奈的笑了:“那纯属是意外,我不是喝多了吗,迷迷糊糊就失身了。不过我确实是喜欢齐九娘,这点我不否认。”

杜大雷啃光了梨子,拍拍手说道:“行了,我们出去吧,外面还有一大堆事情呢。”

兄弟二人出了厨房,来到了大厅。

说书人正在卖力的说着《三国志演义》,大厅里不时就爆发出掌声和叫好声,气氛十分的热烈。

崔道明走过来问道:“家主,再等一会就讲完了,是不是可以开业了?”

崔道述想想说道:“行吧,讲完这段就放鞭炮,剪彩。准备开业仪式吧。”

崔道明指指楼上:“能不能请大宋的皇帝剪彩啊?那样我们就赚大发了。”

“不行啊,估计皇帝的护卫肯定不能同意,毕竟皇帝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不能冒险,外面人太多了,我怕出什么意外。”

杜大雷连忙附和:“对,对,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过了一会,说书人讲完了一段,对大家鞠躬之后,就下了舞台。

观众们都意犹未尽,纷纷嚷嚷着还要听,让说书人再讲一段。

外面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吸引了客人们的注意力,许多好事之徒都出去看热闹了。

简短的开业仪式之后,伙计们就开始上菜了。他们推着木制的车子,给客人们端上了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崔道述和杜大雷上了三楼,请赵匡胤诸人进包房就坐,然后就摆上了一道道菜肴。

赵匡胤,赵光义,赵普和魏仁溥坐在一张桌子旁边。王继恩和几个小内侍在旁边伺候着。

赵匡胤看着一盘盘从来没有吃过的菜肴,不禁食指大动。

杜大雷介绍着:“陛下,这盘是烤鸭,是用薄饼卷着吃的。这盘是烤乳猪,还有开水白菜,水晶肘子,佛跳墙....”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