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二十九章 渔船下水(2 / 2)

加入书签

1.2万料船只,非常庞大,可以装载的货物最少也在1.8万料以上,按照吨位来计算的话,可以装几百吨的东西。

在这个,连经纬线都没有彻底完成的时候,什么远洋航行,探寻航道之类的,还太早了的,可是在附近的转悠转悠,还是可以的。

处于经济和效率方面的考虑,赵信没有直接前往北海道这个天然渔场,他的目标一直都非常清晰,在长江口附近,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在这个时代,江河湖泊还没有被污染,海洋的生态环境又好的,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内海,各种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虽然说,有无数人,在捕鱼,可是那些渔民,最多,也就是在距离海边10里之内,再远的话,深入到海洋之中,那就麻烦大了,也非常危险。

对于渔夫而言,明明知道,到了深海之中,抓到鱼的几率会大大的增多,一些地方,还有鱼窝的,一次冒险,或许可以赚到很多钱。

可是对于渔夫而言,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否则,肯定不会选择这一条路,丰富的收入,也就代表着危险性很大,那些为了钱,最终赌一把的人,最终,几乎十有的使用。

在新船没有下水之前,会按照比例,用两个小船稍稍的改装,进行试验,如何的放置拖网,如何的回收,如何的捕鱼,这一点,全部都有。

这是简单的东西,主要是一把力气,通过一定的机械,把渔网放下去,并且拉起来。

新船下水,意味整个捕捞开始运作了,3船人员早已经到位的,今天,就会进入海洋,在周边进行实战演练。

庞大帆船,一个个的进入到引水道,然后进入到运河,运河虽然宽大,却不如海洋,船只是挂了三分之一帆,在风的作用下,缓缓的加速,大概用了一个时辰,终于进入到海洋。

操控帆船的,都是熟手,是赵信专门从其他的实验船上面抽调过来的,他们控制的船相当的灵活,而那些渔夫,他们也紧张的站在甲板上面,今天,会开行三四十海里,大概用2个时辰,寻找鱼群,进行一些捕捞的尝试,大概在傍晚,会回归的。

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一周左右,以训练和发现问题为主,一旦整个船上的人员,都熟练的话,才会真正的去远洋作业,到时候的效率,肯定要比现在高,类似现在这样,一天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赶路上面了,捕鱼的时间并不长。</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