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0章 羞耻心(2 / 2)

加入书签

凝若非是一位大学生,也是校学生会的干部。她心中暗恋上了在学生会一起工作的一位同班女生,却不敢在地面前有所表白,只是整天在脑海中遐想,想着那女生美丽的面容、修长的身材、开朗的个性;幻想着有一天她们能成眷属,过着美好的生活。但地内心又觉得这种想法不好,常常因此而自责。渐渐地,她在那女生面前变得腼腆、羞怯、紧张,甚至会脸红、出汗、结结巴巴讲不出话。久而久之,发展成看见所有的异性都感到紧张焦虑,并开始回避朋友,拒绝社交,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于是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

凝若非所表现的心理障碍属于“病态羞耻”。在心理分析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她童年时,父亲对她一直很严厉,她做的任何事情父亲总认为做得不好,学习成绩不好就会受到父亲的“棍棒教育”。就是考了100分,父亲也从不说句鼓励和赞扬的话,以致于她后来一见到父亲就心慌、发抖。凝若非从记事起,父母常吵架,家中很少有安宁之日,以后长大了才知道,这是由于父亲生活作风不正派遣成的。为此,她心中逐渐产生了一种对性的压抑和罪恶感。

心理学家认为,病态的羞耻感可追溯到童年时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如对孩子的努力熟视无睹,甚至横加指责,孩子就会感到自己的努力对长辈来说无关紧要。这样,孩子就逐渐感到自己在家中地位低下,不受人喜爱。在这种心理背景下,容易形成“病态羞耻”。凝若非童年时期对父亲的恐惧心理以及其后所产生的罪恶惑,就是其“病态羞耻”产生的渊源。

产生“病态羞耻”的原因很多。或是因为生长在不适宜的环境里,或是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可能由于某些生理上的缺陷。但要知道,任何人都不会在生理上或其她方面完美无暇。要克服羞怯的心理,首先必须悦纳自己、肯定自己,建立自信心。当担心别人对自己品头论足之时,我们会变得局促不安。此时应切记:我们可能会给别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她们甚至反而会对我们的成就感到自卑。

一些研究证明,克服病态羞耻的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自己不以为然”。心理治疗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患者找到产生病态羞耻的原因并让其公开化,除了要在行为上加以矫正、克服回避别人的行为、增加社交技巧,更重要的是促使其产生认知的改变,让她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受人尊重的、对社会和她人有其自身价值的人。我们的生活。缘于对自己的判断,并不在于一个不同的工作或收入高低所产生的影响。“

凝若非打了个哆嗦,就算是假设好了,为什么要吧自己的名字换进去呢?

假设为什么要在自己身上假设呢?果然如果把这个名字换成凝兰的话,读起来会舒服很多。

现在不管是正常的羞耻心,还是变态的羞耻心,都要让凝雨萱产生才行啊。

那么产生变态羞耻的话,自己和凝兰也要给力一才行啊,不能给凝雨萱夸奖。

以后也要经常和凝兰假装吵架才行,让凝雨萱去紧张吧。

然后一步一步让她变成病态羞耻,必须得让她得病才行。

相比第一个正常羞耻,凝若非感觉凝雨萱更容易能得到第二种羞耻心。

第一种羞耻心的话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还得一直关注她,财力物力也都太浪费了儿。

不知道等凝雨萱知道凝若非此刻真想把她,改造成变态羞耻的体质凝雨萱会这么想呢?一定会去远离凝若非的吧。

毕竟病态羞耻什么的,太奇葩了一儿。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