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下)(2 / 2)
宋遥看过之后说道:“这事难办得很,科考选士是排沙简金,为朝廷选拔人才。你要是从社稷的利益出发,秉公办事,按才能取士,必然会得罪宰相。如果按宰相的意见办理就不能秉公办事。如果得罪了宰相,立马就要下课,如果不秉公办事,便打击了天下读书人的积极性,给社稷带来隐患。”
苗晋卿说道:“你知道这第一名是谁吗?乃是皇上面前红人,负责考察官员的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下面的这些人名,也都是朝廷中有地位、有影响的官员的子嗣或亲戚,一个都得罪不得。”
“你可想好了,要是皇上知道我们舞弊,怪罪下来,那是要下大狱的。”宋遥严肃的说道。
苗晋卿说道:“事情是难办呀,但现在的朝廷由李林甫一人把持,我们不按他的意见办,宰相追究下来,御史中丞向皇上报告,他们就会罗织罪名。我们虽然是秉公办事,但到了皇上那里,就成了玩忽职守,皇上知道的是另一种情况。”
宋遥说道:“我们不能向皇上上奏折吗?”
苗晋卿说道“你就是向皇上上奏折,皇上也只能让御史台和刑部调查。你看这名单上的人名,不但有御史台首席长官的儿子,还有各个要害部门有人,刑部官员的子嗣就有五人之多,他们来调查,一定会按照相爷的意见办。到时候黑白颠倒,我们秉公办理,成了贪赃枉法。得罪人太多,你我的饭碗就要掉了。”
宋遥说道:“事情真的难办哪,皇上很少上朝,要做到公正,不容易了。”苗晋卿和宋遥拈着李林甫的信笺,两人犯难,不知如何办才好?
注1:翼善冠是唐朝皇帝戴的帽子,分为“前屋”“后山”和“金折角”三个部分,冠上加二龙戏珠。
注2:反绾髻是唐朝流行的一种妇女的发型,将头发反绾于顶,不使蓬松垂,便于轻捷姿态的活动。
注3:唐朝年号,公元734年。
注4:唐朝官名,御史台办案的官员。
注5:古代的一种官帽,诸侯王常戴。
注6:宫廷侍卫,正七品上
注7:唐朝官名,正五品下
注8:唐朝官名,门下省主官,正三品,宰相之一。
注9:唐朝官名,正五品上,御使台次官,职责是考察朝中官员,
注10:唐朝官名,正四品上,吏部次官。
注⑾:唐玄宗年号,即公元735年。
注⑿:唐朝官名,正三品,宰相之一兼礼部主官。
注⒀:唐朝官名,从三品,御使台主官。
注⒁:进贤冠是古时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原为儒者所戴,唐时百官皆戴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