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敲山震虎逼死李适之 暗中下套除掉杨慎矜(下)(2 / 2)
他走进杨慎矜的办公室,对他说道:“杨大人工作兢兢业业,为皇上分忧啊,可是皇上却要查处你呀。”
杨慎矜愕然,呆呆的望着李林甫。李林甫认真的说道:“我刚才从皇宫里来,皇上大发雷霆,非要御史台治你的罪。有人在皇上面前告状,说你勾结外国,阴谋复辟隋朝,好在我当时在场,极力为你澄清事实,但皇上还是不信,非要逮捕你。我列举了许多事实,他才同意保你官职,但要调查清楚。那告状之人别有用心,全是捏造的谎言,真是气人。但皇上最嫉妒这种事,他对太子都不放心,因此对任何人都疑心重重。这几天你千万别到皇上那里去,就是他派人来叫你去,你也不要去。等我先为你洗清罪名之后,你再去见他,保你无事。”
杨慎矜一下子没有了主意,伴君如伴虎,他是知道的,皇上震怒,那还了得。他非常相信李林甫,感激涕,一时搜查不到。他便派殿中侍御史8卢铉做伪证,卢铉与监察御史崔器到杨慎矜的宅子中,挖地三尺也没有找到谶书。
卢铉将杨慎矜的小妾韩珠骗离房间,罗希便将袖中带来的早就伪造好的谶书偷偷的放进竖柜上的一个暗函里,拍了一下崔器的肩膀,装模作样的四处顾盼。
刚刚完毕,吉温就带着大理寺9卿李道邃、少卿杨璹和杨慎矜本人,来到宅子,进行搜查。李道邃和杨璹搜查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吉温从暗函里拿出谶书,当着李道邃和杨璹的面给杨慎矜看。杨慎矜不知道事情真相,还以为是小妾私自做的,对李道邃说道:“以前从没有见过,今日却出现了,这真是命啊,我必死无疑了。”承认了此事。
李林甫获得“证据”后立即上报皇上。唐玄宗仍然半信半疑,对李林甫说道:“杨慎矜怎么不来见我?”
李林甫说道:“我将皇上的旨意当时就告诉他了,他不来,一定是内心中有鬼,不敢来见皇上。”唐玄宗说道:“让大理寺的人向我报告详情。”
李道邃向唐玄宗上奏:“启奏皇上,谶书是在杨慎矜小妾的卧室里找到的,他自己也承认藏匿谶书。”案子的证据确凿,已经铁定。唐玄宗还在犹豫,让他非常宠信的侍御史杨钊再行调查。
虽然因为杨贵妃的关系,得到唐玄宗的信任,频频升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正八品升为从六品,而且位居要职。然而杨钊有着更大的野心,他对现在的越级提拔,似乎还嫌不够快,还想晋升得更快一些,要尽快进入唐朝的核心领导层,因此极力讨好李林甫。李林甫找到杨钊,对他封官许愿,请他帮助。杨钊本来就不喜欢杨慎矜,加上他想投靠李林甫,不愿节外生枝。到杨慎矜的家里走了一趟之后,便按照李林甫的要求向唐玄宗报告了案情。
案子已经铁定,证据确凿,所有负责调查的人员众口一词,唐玄宗虽然对案子的可信度有疑问,但他能做的都做了。他又不能亲自调查,既然所有的官员都要杨慎矜死,他还是保了他全尸。
天宝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唐玄宗下诏,赐杨慎矜死,判其兄少府少监10杨慎馀、弟洛阳县令杨慎名斩立决。
杨慎矜接到圣旨,双手合十,立即自尽。此案受牵连甚广,涉嫌遇害的竟达七十多人,李林甫下了狠手,都是为了隐瞒案子真相。
注1:太子妻妾的称呼,地位仅次于太子妃。
注2:唐朝官名,管理京城的主官,从二品
注3:唐朝地名,现在的陕西省宜川县东。
注4: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古时也指税钱。
注5:古时记载预言应验的书,朝廷视为**。
注6:唐朝宰相的官名,也称同中书门下三品。
注7:唐朝官名,太府寺次官,从四品下,掌管两京诸市署职责是管理贸易。
注8:唐朝官名,从七品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的官员。
注9:唐朝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大理寺一般设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下。
注10:唐朝官名,从四品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