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3章 巴格达妖风(一)(2 / 2)

加入书签

在元国有许多牧民最初这么做,被惩处之后还跑回来杀人之后逃遁。在蒙古草原上就是如此,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谁刀快谁就能肆意妄为。杀了人之后跑路,谁知道是谁杀的。对这样的人,郝仁痛下杀手。为了追击杀人者,郝仁曾经派兵追进钦察汗国的地盘,追到伊尔汗国国界旁边才击杀了逃跑的整个部落。当那些牧民被组织起来观看罪人的头颅,听着如何诛杀罪人的故事之后,才终于不敢肆意放牧。

看着郝仁不依不饶的样子,使者劝道:“王爷,大汗还在巴格达等你。咱们不要在路上耽误功夫。”

郝仁也知道没办法真的解决大汗直属领地内的问题,他这么做就是因为实在是忍不下去。但是忍不下去也得忍,毕竟在大汗的地盘上,若是被使者说郝仁肆意妄为,大汗怎么都会受些影响。最后郝仁还是继续出发。

晚上在路边的驿站休息,熟睡中的郝仁突然觉得有人在晃肩头,迷迷糊糊醒来,就听到有人在郝仁身边喊道:“王爷,王爷,有人打过来了!”

“啊?”郝仁迷迷瞪瞪没明白怎么回事。

“有土匪杀过来了。王爷,你赶紧避一避。”侍卫大声喊道。喊完之后也不管郝仁怎么想,从床上架起郝仁就走。

郝仁总算清醒过来,他推开侍卫,自己倒了门口。却见驿站外面的房屋已经被烧着,外面有人纵马而行,还不断射火箭进来。驿站都有草料,草堆已经被点是比较受宠的那个。

身为一个公认的汉化蒙古人,郝仁知道任何装模作样的洗刷都不可能让蒙古上层觉得郝仁变回了蒙古人。所以郝仁面对族侄答剌麻八剌的时候就只讲述他自己的理念。

令郝仁意外的是,答剌麻八剌听了农民与牧民充分合作的事情后连连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郝仁,这个说得好。我觉得就该如此。”

“啊?”郝仁根本不关心蒙古大汗的直属领地到底是啥局面,他只希望自己永远不要被蒙古朝廷里面的人所重视,郝仁能够自由自在干他的工作就好。没想到忽必烈的孙子竟然会支持一个汉化的方案。

“我在朝堂上听了说你遇到的事情,我也见到许多这类事情,想阻止却阻止不了。那些蒙古牧民许多背后都有人,我遇到这等事情就加以惩戒,然而让大汗下令严惩,大汗怎么都不肯答应。大汗不下令,我一个人又能做什么。”答剌麻八剌语气中都是沮丧。

郝仁也不知道该说啥,庄稼是农民的心头肉,牲口是牧民的心头肉。郝仁在元国是靠元国朝廷的武力杀的那些自己为高高在上什么都可以不放眼里的牧民人头滚滚,这才让牧民知道他们不是制定规矩的人。可是在大汗的直属领地里,如果答剌麻八剌所说是真,大汗倒是保持了蒙古人是一等人的政策。大概色目人还是二等人,真神教的家伙就是三等人。一等人是可以随意杀戮欺辱三等人的。

“郝仁,你在基辅罗斯是怎么管的牧民如此听话。”答剌麻八剌好奇的问。

“这个,国家有法令。法令必须执行。”郝仁没有谈他的铁腕,而是选择了最温和的描述方法。

答剌麻八剌听了之后完全无法理解,若是郝仁所说的是真,那郝仁手下的牧民简直是太让人意外的存在。虽然郝仁没有直接说那些被郝仁鞭打的牧民就是袭击驿站的家伙,但是他仅仅是没有直接说明而已。只要听了郝仁的话,都知道那些人只怕是逃不了干系。这才是蒙古现状,只要有胆子,又没有被抓住。很多人是为所欲为的。

所以答剌麻八剌问道:“郝仁,我听老师讲过你做的府兵,听着很厉害。我觉得咱们蒙古骑兵这些年来好像没有以前那样的厉害。如果改成府兵的话,会不会再好些。”

“这个……府兵是对那些耕地的人用的法子。咱们蒙古骑兵是从部落里召集,那些人集结之后成为蒙古精锐。府兵并不适合蒙古。”郝仁答道。

“真的?”答剌麻八剌盯着郝仁问。

“真的。”郝仁回答的干净利落。他说的是真心话,要是再年轻些,郝仁肯定觉得府兵最好,现在他年纪大了,见识的多了,就感觉到府兵制度与农耕制度之间的关系。畜牧与农耕之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自然不能照搬。

“……现在局面已经不同。”看郝仁没有敷衍,答剌麻八剌果断答道:“你没有在巴格达,却不知道现在蒙古军已经败坏到什么地步。我们在南边的军队与天竺军作战,只要天竺军出战列队,蒙古军就不肯冲阵。其实上前冲阵激战,很可能就拿下了天竺军,但是蒙古军就是要四处走,想绕到天竺军背后去。现在哪里有那么多的好事。”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