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往事(2 / 2)
钟无稽怕马老太又要感谢,便没话找话道:“阿婆,赵捕头对您很孝顺,您生了个好儿子!”
“唉!”马老太叹了口气唏嘘道,“真儿对我确实孝顺,但他不是我的亲儿子!”
“啊?赵捕头不是您的亲儿子?”钟无稽吃了一惊,“阿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还是十一年前的事情!”马老太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幽幽道:“我儿子十七岁从军为大唐征战,那年收到他的家信,说可以回家过年。我白天盼夜里昐,最后没盼来儿子,却来了真儿。真儿告诉我,我儿子阵亡了,他今后做我儿子,给我养老送终……”
独子的离世,让马老太悲痛过度生了一场大病,不吃不喝卧床不起,这可急坏了赵朗真,不停地求药问医,每天坐在床边伺候马老太。
几天下来,马老太瘦得皮包骨头,身子虚弱极了。
这一天,赵朗真又熬了一碗稠粘的菜粥,跪在老太太的床前,流着眼泪劝说:“阿娘,人是铁饭是钢。不吃不喝再健康的人也熬不住,你好歹吃点喝点,挺过这几天病就会有转机,不然我会内疚一辈子……”
赵朗真的真情终于感动了马老太,她流着泪强撑身子,接过碗口一口咽了下去。
打这以后,赵朗真与老太太相依为命,至今已整整十一年。
说到这里,马老太动情道:“真儿虽不是亲儿子,但比亲生的还要孝顺。都是我拖累了真儿,他为照顾我,至今都没有成亲!”
听了马老太的话,钟无稽心中震憾无比,没想到外表冷漠的赵朗真,竟然还有如此挚诚的一面。
正感慨之际,赵朗真回来了。
马老太对赵朗真道:“真儿,你陪钟公子坐会,阿娘去准备饭菜,待会你陪钟公子喝两杯。”
看着马老太离去,钟无稽满怀崇敬盯着赵朗真:“赵捕头,我还不知道,你曾经上过战场?”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赵朗真忍不住自嘲道:“说起来,我是个逃兵!”
“逃兵?”钟无稽心中一惊:“赵捕头,能给我讲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可听说过东硖石谷之战?”赵朗真问道。
钟无稽摇摇头。
“则天皇帝神功元年,契丹族造反,朝廷急令夏官尚书王孝杰、右羽林卫大将军薛讷,率军十八万讨伐契丹。”
“赵捕头当时也在军中?”钟无稽问道。
“当时,我是右武卫军正六品昭武校尉,负责为大军打探消息。”
“正六品昭武校尉?”钟无稽瞪大了眼睛:“你那时才多大年纪?”
“那一年我二十四岁!”赵朗真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当年,我是大唐最年轻的六品校尉。大唐军队到达后,契丹人撤退了,王孝杰将军率军一路追击至东硖石谷。东硖石谷地形险要,为了摸清敌情,我领命去打探敌情。我的副将,也就是阿娘的亲生儿子,他是我的结义兄弟,非要代我而去。”说到这里,赵朗真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若当初我坚持不让他去就好了,为了这件事,我整整后悔了十一年!”
钟无稽非常理解赵朗真的心情,更为他们生死与共的兄弟情所感染。
钟无稽问道:“后来呢?”
“他们进入东硖石谷,久久没有消息。直到一天后,打探消息的百十号人回来了一个,是在其他兄弟拼死掩护之下冲杀出来的,他带回从谷中打探的消息。契丹人在石谷设置了陷阱,等大唐军队进入呢。我不敢怠慢,把兄弟们用命换来的消息赶紧禀告了王孝杰将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