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拍卖会(2 / 2)

加入书签

再说莫春和,笑眯眯的在红木桌子旁边站定后,朝着在座的各位拱了拱手,朗声说道:“感谢诸位赏光前来,规矩大家都清楚,闲话不多说,咱们这就开始看家伙。”

说完,莫春和小心的打开身旁的一个木箱,从里面捧出一个青花瓷瓶,这瓶子约有二十里面高,口窄身阔,淡青色的花纹看上去挺古朴,和观音画像中的玉净瓶有些相似。

“各位,这个物件是汤新盛先生于一三年在晋阳淘回来的,莫某人今天就用这件宋代青花瓷釉瓶来开个场,抛砖引玉讨个好彩头。”

说完,莫春和将青花瓷釉瓶抓起,往身后的大理石台面上一抛,只听哐堂一声,瓶子四分五裂,变成了一地一文不值的瓷片。

在场的人们一片哗然,立马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到坐在角落的汤良翰身上,因为他们都知道刚提到的汤新盛就是这家伙的老爸。

汤良翰面露微笑,优雅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就好像事情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一样,等大家目光移开,他才用只有身旁的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马勒戈壁的,这是前些年花了五十万淘来的东西,哥们今天总算也是听了个响声了。”

穆宁则是一脸疑惑的看着一旁的汤良翰,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一个青花瓷瓶为什么要当着众人给砸了,五十万的东西啊,难道是吃饱了撑的?

汤良翰对着穆宁眨了眨眼睛,低声说道:“这是个假货,当初我那傻老爹淘古玩交的学费,现在拿出来做个噱头而已。”

听汤良翰这么一说,穆宁有点明白了,搞了半天这是用这瓷瓶引大家注意,准备开始忽悠大家呢。

其实穆宁想的并不全对,吸引大家注意只是其一,更重要不是准备忽悠大家,而是用砸瓷瓶提醒大家一个道理,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买到赝品,而买到赝品只能说自己眼力不够,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与人无尤。

不得不承认莫春和一上来的这一手十分漂亮,大厅之中所有人的注意力此刻都集中了起来,只见他优雅的戴上白色手套,又从刚才的箱子里面取出一个口呈花瓣状的洁白瓷碗,远远看去,好像隐隐约约上面有一些细密的纹路。

“刚才那只宋代青花瓷釉瓶是件赝品,汤老板特意嘱咐我请汤少爷来听个声响,”莫春和一只手摩挲着瓷碗,“而我手里面这只明代细纹白釉碗,官窑烧制,品相完好,经过多方鉴定,保证真品,低价三百万,竞价每次加价不低于十万元,有意购买者请上前验货。”

能从莫春和这种古玩大家口中说出保证真品四个字,说明这只明代细纹白釉碗百分百是真品,这三百万只不过是个起步价,这种品相的明瓷碗卖个六七百万随随便便。

落座的各位古玩爱好者一听这话立刻就坐不住了,纷纷离席验看,一时间中央台面上好不热闹,当然了,验看之人只能近观,不可动手,如果真的喜欢,可以花钱买回家慢慢欣赏。

“三百二十万,额不不不,再加二十万,三百四十万。”一位穿着中山装的老者开出了第一个价格,加价四十万。

“三百六十万。”一位头发油光锃亮、身着休闲西服的中年男子跟着报出价格。

“四百万。”这次开价的是为银发老者,直接取了整数。

其实大家都有这样的认知,不管是什么样的拍卖会,好东西都会留在最后压轴的,可是今天的这个拍卖却是有悖一般常理,刚一开场就拿出来一见精致的明代细纹白釉官窑碗,而且低价更是低的离谱,让原本有些观望的都流露出捡漏的心理,不知道这其中究竟蕴藏了什么样的玄机。

“四百五十万。”价格再次流转到中山装老者口中,这次一下子加价五十万,大有势在必得的气势。

“哈哈,罗老头,你也忒小气了,出这点价怎么够,不如让老哥帮你添点火,”说话的是那位银发老者,他蔑笑的看了一看中山装老头,接着说道,“我出六百万,就当来打打秋风了,这玩意就是扔到古玩店里差不多也就这个价了。”

“严老头,你嘚瑟个鸟,就你这个熊样,天生就是被别人当孙子的命,春和,记好了,我出九百万。”

没用几个回合,一个明代的瓷碗就被两个岁数加起来远超过百岁的老头硬生生太高了三倍,那些原本还抱着捡漏心理的人儿们彻底的放弃了。

两个“老不死”互掐,最开心的莫过于拍卖会和和藏品的主人,他们恨不得两个人死掐到底,把这只明代瓷碗炒成天价,他们就赚翻了。

</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