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事与愿违(2 / 2)
并赐杨嗣昌尚方宝剑,告诉他说总兵以下的人,可以先斩后奏,并亲自为杨嗣昌送行,前去河南与熊文灿偕同缴贼。
临行之时,亦从国库”的战术。
但是杨嗣昌明白皇帝不高兴了,就要给他的理由叫他开心,熊文灿是不能换的,刚刚到任不到三个月就换掉,未免显得他太不懂得用人之法了。
于是他上疏崇祯说,十面大网,真正的战场在陕西,李自成与惠登相等人还没有剿灭干净,我们应该驱赶河南与湖广的反贼,不叫他们互相呼应,逐一歼灭便可。’
这种理由自然不能掩饰他策略上的错误,没等崇祯说话,朝臣都不愿意了,指责杨嗣昌用人不当,要求立即将熊文灿给换下来,杨嗣昌亦不能胜任兵部尚书。
杨嗣昌认为他们是在嫉妒自己的才能,通晓史书之人怎能就这样败给哪些整天说胡话的人,恼怒的杨嗣昌愤然地对崇祯说道:“洪承畴剿匪七年都没有成效,却没人说他放纵反贼,熊文灿只上任短短三个月,他们却在这里说长道短,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崇祯当然清楚杨嗣昌有意袒护熊文灿才这样说,却也气的够呛,当下便发了脾气,“谁对谁错怎能用时间的长短来做借口,纯粹是无理取闹!”
崇祯发怒,众人皆不敢多说话。
接下来崇祯的行为令杨嗣昌也感到很是意外,将追加的粮饷与士兵,都派人给熊文灿送了过去,也表明他默认了熊文灿的招抚策略。
大军与粮饷的及时到来为熊文灿增加了招抚的勇气,也吓破了张献忠与罗汝才等人的胆子,都在尝试着与熊文灿打好关系,试图在大力清缴之时,寻得安身之地。
此时在陕西纵横挥阙的李创,以高迎祥旧部的名义,依然顽强地抵抗着洪承畴与孙传庭的进攻,严重受挫之时,亦不去想投降之事。
与官兵互有胜负之间,李创做出了一个叫洪承畴叫苦不迭的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