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四十二节 手持斧钺,口衔仁义(2 / 2)

加入书签

至少是准国策!

未来,长孙登基,不懂这一点,不认清这个事实的,不仔细践行这一理论的。

统统都会被打入另册,说不定得去朝鲜、詹耳、日南,与野人为伴……

而这就是政治!

自古以来,概莫如是!

不跟朕走,朕就只好让卿与先帝走喽……

青史之上,无数血的教训,早已经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贡禹忍不住站直了身体,昂起了头颅。

神色肃穆,眼角隐有泪花闪现,一副仿佛听到仙音,如蒙圣训一般的神色。

而长孙的训示,继续传来。

“上行仁义,下则替罪诛暴,春秋之教,孔子之义也……”

“昔汤武用兵不为逆,并国不为贪,故为圣王,治隆数十世……”

“今孤观兵新丰,君子豪杰,并于左右,诚不敢有违先王之教!”

“愿行仁义,替罪诛暴,匡扶社稷……”

贡禹听着,整个身子都不由得战栗起来。

若一开始,长孙殿下还只是遮遮掩掩,那么,现在几乎就是明着告诉士民和言辞。

于是,作为目前唯一可以供货的大司农,瞬间多了一个畅销的奢侈品。

而且有价无市!

不到一定级别,有钱都买不到!

大司农数钱数到手筋疼。

由此产生了另外一个副产品本来在朝堂中,还颇有声势的‘弃珠崖、詹耳’的议论,转瞬消失的无影无踪。

无数名臣文人,纷纷改口。

如今,在长安城里,谁敢提‘弃珠崖、詹耳’,几乎就和自杀没有区别。

没办法,就算是孔子复生,也无法说服那成百上千,想要益寿延年的贵族富商啊。

而这些人,在以孝治天下的汉室,是真正掌握一家大权的主宰。

哪个不孝子,敢让老父亲‘益寿延年’的美梦落空?

敢让老父亲吃不到燕窝?

再说,哪个不想益寿延年呢?

便是张安世,自己也跟着买了些燕窝,放在家里,每日早晚喝上一盅。

“卿深夜来见朕,因新丰急报?”天子却是慢悠悠的问了起来。

张安世闻言,赶忙回过神来,将贴身带着的竹筒,呈递上去:“臣半个时辰前,接到缇骑急报,不敢怠慢,立刻来面圣禀报……”

天子挥挥手,万安立刻上前接过竹筒,送到天子手里。

天子抬手,打开密封的竹筒,抖落出其中的纸条。

然后摊开来,借着灯光看了一遍。

张安世跪在地上,等候天子指示。

过了良久,他听到天子的笑声。

那是很少听到的笑声。

欣喜、欣慰、开怀,种种情绪,夹杂在一起。

张安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天子如此开心了。

于是,大着胆子问道:“陛下,有何喜事?”

天子却是扬着手里的纸条,假作无谓的道:“无甚大事,不过是小儿辈开窍了……”

“缇骑大惊小怪,往后这等小事就不必上禀了!”

但……

张安世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位陛下将那位建章宫监,叫到面前,吩咐着:“新丰缇骑,忠于王事,朕躬甚慰,赐金十金,布帛五匹,以兹勉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