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八章:吃白饭(2 / 2)

加入书签

这倒不是官员们故意的示人节俭,实在是因为俸禄过低,又没有了额外的收入。养家糊口之余还要养自己的手下差役、书办,如果不贪污、受贿,那官员就只能清贫一点了。

皇太子周复认为,虽然现在大宋官员中贪污、受贿之风盛行不能全怪官俸过低,但官员们为朝廷效力,也是朝廷的脸面。而且,大宋读书费用不低,有不少学子必须借贷才能完成学业,“穷酸秀才”一词说的还真是贴切。

当官之后,原指望官俸可以还债,倒过来还要继续往里贴钱,叫人怎么为朝廷尽忠?把朝中臣子全都搞成穷鬼的模样,也太丢朝廷的人了吧?!

以皇太子的近臣任欣德为例。任欣德本身虽无父母,但家境并不算差,祖上还留下祖宅一所、良田百亩。正是因为他不用找生活、也支付得起学习的费用,他才能读书求学。

可成为太**五品长史之后,任欣德因为属于所谓的闲官,一月的俸禄不过才二十贯,这还包括按朝廷定制他要养活的四名差役、书办。

结果,任欣德为官数年,不只没有积蓄还得倒贴。幸好他是太子近臣,常常得到额外的赏赐,总算是保住了官体,在平时还不至于太过难看。

到了周昚下旨,为郡主何月与任欣德赐婚的时候,他可是为难了,居然连礼仪上该出的三百两纹银聘礼都出不起,这也是他一直不敢向何家提亲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还得靠自己的主子皇太子帮着付,搞得皇太子周复不住的抱怨:“我嫁妹子,还得付男方的聘礼,干脆招婿得了。”

也正是因为接触的这种情况多了,皇太子周复才认识到:大宋的官俸,已经低到让臣子们无法全心全意为朝廷效力的地步。

这些弊端在先皇周构和太上皇周昚执政时期就已经出现,而且是越来越严重,也不是没有臣子上书朝廷,希望解决官俸太低的问题。

可先皇周构在位的时候战乱不断,国家都快支撑不下去了,臣子们也只好勒紧裤腰带、共渡时艰。

太上皇周昚执政之后,国家渐渐有了恢复,对官俸有过小幅度的调整。但大宋的冗官问题一直未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再加上太上皇周昚性子太好,孝贤皇后去世后,又增加了为数众多的闲官,增加了朝廷的财政压力,这官俸自然也没办法提高的太多。

周复觉得朝廷这些年的收入激增,反正也能够付得起官员的俸禄。借自己刚刚登基,要赏赐群臣的机会,干脆大幅度的提高有职司和有功荣养臣子们的俸禄,让真正的良臣、清廉之臣可以安心的为朝廷尽心尽力。也免得那些贪官总说是朝廷逼着他们贪污的,这话还真是好说不好听。

当然,周复是不会再增加吃白饭的闲官们的俸禄,养那些蛀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