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4.第134章 促膝长谈(2 / 2)

加入书签

1秒钟后,他说:“大麦茶。”

前一阵年人用保温杯泡枸杞,被人在嘲得不行。

我觉得保温杯、秋裤这类东西,都是成长路线的必然,没什么好嘲的,每个人终将拿起保温杯,每个人也终将老老实实地为自己套起秋裤。

区别只是有的人还有消耗健康的资本。

保温杯不意味着别的,不意味着保守和平庸,没有更多的象征性。他们只是为了健康地活着罢了。

想要活着这件事,本无可指摘。

这几年我疯狂地迷恋健身,没别的原因,对肌肉和曲线也没有额外的喜欢,只是开始惧怕“死亡”这件事。

某回在健身房健身,一记者模样的人偷偷摸摸进来,旁边带了个摄像师。

她举着个小话筒问我:

“先生,请问您健身多久了?”

“3年吧。”

“请问您坚持健身的原因是什么呢?”

“怕死。”

记者说有没有别的原因,这个不让播。我说没别的原因了,你要答案,这是最真的答案。

我依然记得前年有一阵我胃特别不好,吃什么吐什么。有一次我坐海的2号线,从郊区往市区赶,突然忍不住想吐,临时下了站,找到车站的公厕,在隔间里吐得昏天黑地,到现在都觉得对不起车站的清洁人员。

去医院里做了个哈气测试,幽门螺杆菌指数严重超标,一查下来:急性胃炎+浅表性胃糜烂。

那段时间刚好在跟一个创业团队,忙得外焦里嫩。基本无法准时吃饭,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家没有地铁,只能坐出租车。

经过好一阵的治疗和食疗,才恢复过来。

后来老实了,知道自己的胃经不起折腾。从那以后,每天清晨一杯白开水,吃只吃温热的食物,不吃炸鸡不喝奶茶不**盖,每天要锻炼身体,每天要摄入果蔬。

于是总结出个人心得:

那些随心所欲的年轻人,被疾病操一操,老实了。

鸡汤跟你说一百遍,什么不要熬夜,不要乱吃东西,都是假的,没用。

生过一场病,你都懂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疾病”是最好的鸡汤,“死亡焦虑”才是最好的鸡血。

前几年朋友聚会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聊的都是:八卦、游戏、电影、小说。今年见了几个朋友,聊的都是:地产、社保、理财、业、房产限购......

甚至有个在保险公司做的哥们儿,当场推销起了重大疾病保险套餐,给我们分别介绍了a餐、b餐、c餐各自有哪些福利。

每每有人讨论起这个话题,心底总是一股悲凉。因为生老病死无从抵抗,所以这件事更显悲凉。90后这代人,可能感触会更深。

病不起,死不起。我们的父母正在逐渐退场,你是“有老,下有小”的接班人。

包袱在你身,知道沉不沉。

以前家里出事了,你还能抬头看看,你的头顶有父母。现在家里出事了呢,抬头一看没人了,父母都在下面。自己才是最面的那个人。

顶梁柱的角色每一代都得有人来演,等你真正做了那根柱子,可能才会发现做柱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才会意识到柱子不能倒。因为除了自己,没有别人会替自己支撑。

这两天微博有个叫卡卡的年轻友脑内忽然出血,引发不少人的关注。

卡卡提了几点,我相信都是肺腑之言。像多运动、学会调节压力、不要熬夜作息规律,这些大部分人都知道,但还是无法做到。

熬夜这个习惯,大概只有经历过彻底地病痛,才能彻底地戒除。这个问题本质是个成本消耗的问题。

耗没了,也乖了。

尤其如今奋斗在一二线城市,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我想他们大部分都是勤奋的,也都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透支健康,但却不能停止,为什么?

一是还没到临界点,二是抱有侥幸心理。

创业的人也都清楚,创业一是拼实力,二是拼运气。特别在健康资本这一块儿,有的人运气好,一连好几周睡4个小时,早八点班,凌晨亮点下班。没猝死,那是极好的,能过过了。

有的人命不好,偏偏猝死了。这个太难说,毕竟身体是一个何其大的变量。大家都在拿命换钱,谁先死,谁后死,大概只有神知道。

但凡处于创业后期的人,都会开始特别注重身体的可持续性。

方觉健康才是百年大计。

雷军在金山工作的时候,曾是最不爱睡觉,最不爱吃饭的人。那一阵“不要命地工作”也被视为优秀人士的习惯。

谁睡得少谁牛逼,谁加班时间长谁牛。但雷军只有一个,普通人你每天睡4个小时试试。持续一周大概疲得连亲娘都不认识了。

我较反感一些鸡汤导师用自己的经历忽悠年轻人,什么每天只睡4个小时,那真的是在害人。你当年拼一拼,也许过去了。但有的人拼一拼,可能拼死了。

不可否认有的人是能每天只睡4个小时,还元气满满,但那是极少数。这个睡眠时间,不是大部分人能接受的。

正常成年人应该保证每天至少7个小时以的睡眠。这两年前某通讯软件还特流行深夜、凌晨打卡,熬夜党、修仙党盛行,好像熬夜这件事值得炫耀。

我只能把它看作当代人的又一种病态审美。

以前高放学,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地下吧打络游戏。通宵一晚,一点不觉得累。早晨回家洗一把澡,又是生龙活虎,还能接着陪父母去菜场买菜,帮着讨价还价。

去年跨年的时候,又和几个哥们儿一起去吧,想共同回味高时光。结果到了后半夜,几个人不省人事、********,一个个表情都跟便秘似地。

这个年龄的人,只要通宵一晚,脸立马发黄发白。皮肤一晚积累下来的油腻,刮下来能炒一盘回锅肉。

这一切似乎都在提醒我,我已经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应该过渡到下一种活法。

那个喝汽水的少年,终将拿起保温杯。

不是不抵抗了,不是没有激情了。不是平庸了,也不是循规蹈矩了。只不过阶段性地调整,的确是该换一个姿势了。

宋太平语气沉重的说道:“各位首长,曾经因为种种的特殊原因,让过劳死的问题在腾龙星东国甚至高于了,被全腾龙星公认的最敬业国家印本国,一方面各位企业家无视劳动法,强大的劳动负荷,加年轻人的不注意养生,也造成了过早的掏空身体,落下一身伤病。这个悲剧,将在富仁集团画句号,富仁集团会制定出劳动法更苛刻的劳动保护条例,确保富仁集团从业者的身心健康。

三天后,我将在天京市太空城宝宝软件公司大礼堂,举行富仁集团组建大会,各位首长若是没有其他要求,我先行告退准备富仁的筹划工作。”

各位老爷子们相互眼神交流一下,李翰微笑着说道:“宋太平小家伙,你身的重任可不轻,安心筹划富仁集团的构建吧,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