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名师出高徒……(2 / 2)
童贯举起袖子,佯装擦拭一下额头的汗水,长出了一口气,淡淡地答道:“谢千岁爷!”
赵构道:“不必多礼,我来此处就是为了讨杯酒喝,不知道童大人可否满足我的这一个小小愿望呢?”
童贯嘿嘿笑道:“千岁爷,西北苦寒,所酿造的酒与中原不同,这里的酒多为辛辣的烈酒,臣怕千岁爷喝不太习惯,忍受不住如此辛辣。”
赵构道:“我就爱喝辛辣的酒,所谓入乡随俗,到了西北,自然要喝这样的酒了。以后我若是被父皇封了王,我自然会多多从西北运一些美酒回去,珍藏起来,慢慢的品尝。”
“封王?皇上要封千岁爷为王了吗?”童贯吃惊地问道。
赵构嘿嘿地笑道:“表面上看父皇对我不理不睬的,其实对我很是关心,封我为王,是迟早的事情。对了童大人,你可知道父皇为什么要让我和师父一起来西北边陲吗?”
童贯的眼睛骨碌骨碌一转,左思右想了一番,却不敢直言,心中缓缓地说道:“难道陛下知道我在西北作威作福,特意将他派来秘密监视我的一举一动吗?哼!就算监视又能奈我何,整个西北都是我的天下,就算你监视住了,消息也送不出去!”
“嘿嘿,启禀千岁爷,老臣愚钝,还望千岁爷示下!”童贯道。
赵构道:“父皇之所以让我到西北边陲,那是因为想让我好好的锻炼一番,多多熟悉熟悉军中的事物,以后会让我做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天下王师,扫平贼寇,将大宋的疆土大大的拓展。当然,这样做的目的也都是为了封我为王做准备罢了。”
童贯自从当上枢密使之后,便一直在西北边陲统领兵马,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与西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缠斗多年,在京师里有蔡京、高俅为他在皇上面前美言,所以他才能在西北安稳的做他的土皇帝。只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远离皇宫,皇上的一切喜好,也是他以前所知道,至于现在皇上喜欢谁,又说了哪些话,他一概不知。加上他在皇宫中安排的眼线一点一点的被梁师成清除,蔡京、高俅又安排不进去,所以他可以说对皇宫已经很陌生了。
他听到赵构的这一番话,完全被赵构哄得一愣一愣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其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看了一眼身边站着没有说话的袁元,见袁元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似乎觉得赵构所说的都是理所当然的。
他急忙向着赵构拜了一拜,十分欢喜地说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老臣也希望皇上早点将王位封给千岁爷,也喜欢王爷能当上天下兵马大元帅,从此以后,老臣就在王爷的手底下做事,以后还请王爷多多关照才是。”
赵构呵呵笑道:“恩,这是当然的了。不过,今天要看你的表现了,我要的酒……”
“一点水酒而已,王爷何必如此见外,后堂已经为王爷设下了酒宴,还请王爷入席吧!”童贯道。
赵构道:“别王爷王爷的叫,八字还没有一撇呢,我现在才十二岁,等再过几年,也许就会成为王爷。你现在喊出来,让别人听去了,肯定会以为我有野心。我可告诉你,太子是我大皇兄的,等他登基以后,我就要做他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到时候我也能在他的身边替你美言美言,让你做个天下兵马副元帅,岂不美哉?”
“承蒙王……不,千岁爷吉言,老臣定当效忠千岁爷,至死不渝!”童贯道。
袁元站在一边,静静地聆听着赵构和童贯的对话,心中不禁觉得好笑。他看见童贯俯身向着赵构拜了一拜,见赵构趁着童贯弯腰对他挤眉弄眼的,他的心里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人前无比尊贵的宣帅,竟然会被一个十二岁的娃娃弄得晕头转向,此事若是传了出来,只怕宣帅会沦落为所有人的笑柄。不过,赵构这小屁孩还真是有办法,这样的话,怎么看都不像是出自一个孩子的嘴。”袁元心中想道。
其实,赵构跟随袁元学武,也从袁元那里学来了圆滑,这样的话,他之所以能够说的出口,有一大半的功劳,都来自于袁元。袁元和赵构在一起无拘无束,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知不觉中,袁元对世事的一些看法,也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赵构。
赵构也不是傻子,他虽然不受宋徽宗待见,却自小便非常聪明,睿智的赵构碰上了圆滑多变的袁元,自然而然会碰出一些火花来,也自热而然地会让赵构的思想超越了年龄。加上这些日子以来,赵构按照袁元的吩咐,经常和梁山军的人混在一起,学习武艺之余,便会经常聊天,也慢慢地增加了他自身的胆识。
童贯将赵构和袁元领进了后堂,吩咐下人摆好酒席。
三个人刚一落座,童贯便倒了一杯酒,递给了赵构,说道:“千岁爷,这是西北的酒,叫烧刀子,您先尝尝。”
赵构点了点头,接过了童贯递过来的酒,说道:“听这名字,应该就是烈酒,那我先尝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