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有刺客!(2 / 2)
袁元将她的手推回,看着李云秀眼睛正色道:“玉姐姐,你看不起那些打家劫舍之事,认为他们都是坏人,但是盗亦有道,我让刘府出点钱,也是小惩大戒,再有了这些钱,,还可以救济那些需要钱的穷人人,这就是劫富济贫。”说到这里,他心底暗道,和刘府比起来,我就贫的,我花了也不算说谎。“
“巧言善变”李云秀对他振振有辞的狡辩很无奈说道:“我也不劝你了,你向那知州要了多少。”
袁元将食指和中指伸出,晃了晃说道:“我也不贪心,就给个两千贯吧。”
“两千贯,如此之多。”李云秀惊道:“你这索要的太多了。”她虽然对钱没什么概念,但是也被吓到了
两千贯是个什么概念,北宋官员的俸禄有多种名目构成,但是以实钱这一项来算,宰相和枢密使一级的大员是每月实钱两百贯,二品大员是百五贯左右,而在太宗年间,出任边关重地知州都是朝中二品重臣,皇帝亲信。这刘知州出任这龙帝国知州前,也是朝里的二品官员,虽然放任了,但是品级仍然在,俸禄依然按照这个标准领的。
也就是说两千贯就相当于这刘知州一年多现银俸禄,让人家一年不吃喝,不可谓不重。但实际上这点钱,难不到这样一个地方州官。
太宗初年废俸户制,本官月俸给13钱,23实物,还有其他的,、冬衣服各赐绫、绢、冬棉,每月禄粟,,每月薪柴草,每年炭,盐等,如果算上地方财政的私库,则更多,更不要那看不着的收入。
要知道宋代的官员都是很殷实的,更何况这胖子能每大手大脚的花,逛窑子,要说这知州股是干净的鬼都不信。
因此看李云秀如此惊讶,袁元只是笑道:“很多吗,我不信,不妨你等着,张俊将信送过去,不就有银子到手。”
是夜,星空飒爽,浩月当空,天气好这晚上娱人也多,干这事极为不方便。张俊艺高人胆大,等到半夜。路人都散了很多,他才敲敲的摸到知州衙门附近。州衙灯火通明,衙门前灯笼高挂,两座石狮威严的蹲在门口,上下个共站了刘个带刀守卫,每隔一段时间,还有有队巡逻的士兵走过,防卫还是很严密。
自古,官府的衙门都是办公住为一体,前衙是处理公务的地方,后衙则是居住的地方。张俊绕到后面,找着一颗大树,三两下攀登了上去,居高临下,后衙的风光尽在眼底。
他查探了一下就有麻烦了,这后衙太大,房屋有多间,又分了女倦和下人的区别,还有些沐浴的地方,伙房,别院什么的。
他对这里又不熟,这一下到哪找知州住地方去,要是摸进去,这里面守卫森严,各住有守卫,这可不是电视剧,里面的武功惊人,飞檐走壁,剑气纵横,让人家发现了可不好脱。
本来他可以随便把这个东西打发到某个守卫,到时候通报上去就是,但是张俊拍了包票,一定要亲自送到知州眼前。
正他在那干着急,刘知州带着两个护卫出现一条长廊上,在沿路灯火下,他那官服特别显眼,张俊一下就认出来了。
原来这家伙还算勤勉,刚刚办完政务,从前衙出来休息。正是踏破铁鞋无密处,得来全不废工夫。
张俊大喜,从被囊拿出一把弓弩,调试了下,将字条绑上矢,装上瞄准。待那知州走到一跟柱子旁边的时候,他一勾那扳机。
那上面弦猛的回位,发出“蹦”的一声,超强弹力将箭矢飞速推出,只见那夜色划过一道黑线。
刘知州耳边听到破空声,还没反映过来,“咚”的一下,他的颈边多了条纤竿,一条矢钉在旁边的木柱上,那矢尾还在颤抖。
刘知州“哎呀”惊叫一声,他旁边的两个护卫训练有素,将他一拉拽倒在地,也顾不得什么形象,一人压在他上,用自己体给他遮挡,一人拔刀警戒,同时大叫:“快来人,有刺客,保护大人。”
这一声大喊在宁静的夜晚非常清晰,整个州衙都惊动了,顿时一片大乱,马上两队州兵就迅速赶到出事地方,将知州和侍卫团团围住。
领头小校问道:“刺客在哪”
其中一个侍卫回答:“那刺客就藏在暗处,你看他刚刚向大人了一箭。”小校往柱子一看,那箭矢还扎在那。
脸色一沉吩咐道:“留下几个一起保护大人,其他散开,一定要找出那贼寇。”一队州兵马上就四散的在周围草丛搜寻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