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六十七章:两败俱伤(1 / 2)

加入书签

二是奴尔哈赤打垮我军后还来得及休整,也得马上回师。

三是后金的兵力先主要指向西路军,再指向北路军。

四是先北路军后西路军。

对盖州营来说,最后一种情况最差,先于敌军主力交锋的,生还的士兵必然更少。

在四路军中,北路军是比较精锐的,希望可以得到一两千精兵。”

“将军,在抵达浑河之前的这段时间,我们也需要做好计划。”参谋官卞名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是的,计划我已经大概拟定,第一天行军近三十五里,在稗子峪扎营,第二天行军二十八里,在阿及村宿营,第三天行军十三里,抵达浑河北岸附近。”

“将军,这样的话,稗子峪就离战场很近,在哪里?如果位于路旁,意义就不大,就会出现计划外的许多情况,我们将很难按照计划实施。”卞吉贤说。

“你说的很好,从三岔儿堡到界藩山的道路和地形,我走了两遍,稗子峪为一条长七八里的大山沟,沟口向东,沟内地势平坦,沟口有两小山夹峙,宽仅七十尺,十分隐蔽,便于屯兵,是理想的扎营场所。”

“将军,只怕有军官硬要留下来。”短枪教官卞德锋道。

“是的,肯定有些军官愿意留下来一战,我们也不能强迫人家离开,只要愿意的,都留下,至于怎么安排,临机应变就可以。”

“将军,渡过浑河以后怎么办?计划没有说。”格斗教官卞福生。

“是的,这要取决于未来的实际情况,能战则战,否则,我们将转向沈阳,不再回开原,回去,只怕我们收留的精兵还会被拆散,我们的辛苦努力就都白费了。接下来布置我军的准备工作。”

“诸位,我们的准备,首先是挑选铠甲,本次我军有四百套铁甲、六百套锁子甲、一千二百套镶铁棉甲,计划是我盖州营老兵中的军官、长枪兵和短枪兵每人内着锁子甲,中间铁甲,再外披镶铁棉甲,全重约为本人体重的六成。

火枪兵和火炮兵每人内着锁子甲,外披铁甲,全重约为本人体重的三分一到五成之间,后勤及军匠每人内着锁子甲,外披镶铁棉甲。

这样我军铁甲剩余一百二十套,锁子甲三百三十六套,镶铁棉甲一千二百套,这些装备暂时不给新兵装备,按照未来的实际情况而定。

其次是火器,除去我军从盖州带来的火器,不多,一百二十三杆合格的鸟铳,一百九十八杆鲁密铳,十一门合格的虎樽炮,七千斤火药,我们都带上,不合格的一百一十五杆鸟铳,二杆鲁密铳,七门虎樽炮也要带走,铅弹、炮弹一并带上。

再次是携带的装备粮草,本次我军粮食两百车共一千石全部带走,草料只带走一千石,其他器械如帐篷、营地防卫器械、挖掘工具、伐树工具、渡河器械等全部带走。

合计两百五十五双马马车。

到达预定地点,甲乙两阵在柴家堡子村,丙丁两阵在衙门沟,准备如下:

首先挖壕筑墙作为营墙,以防万一,其次是需布置营地的其它防卫工作,再次是营地宿营,最后是火药定量包装。

诸位还有什么问题?”

“将军,新兵怎么办?你没有提及,也可以用来应对紧急情况。”参谋官卞少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