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六十八章:不攻自破(2 / 2)

加入书签

监军张铨向杜松建议说:”今天,士兵连续昼夜急行军,已经很疲劳,师期还未到,是否就地驻营?等到明日清晨再渡河东进,也还不迟。”

都司刘遇节听了张铨的话,也说道:”张监军的话,很有道理,此晚夜渡河,一旦敌兵袭来,将首尾不顾。”

杜松不听二人劝阻,命令手下选择渡河地点,不多时,回报说:”河水不深,仅至马腹!”

于是,杜松将军身不披甲,策马大呼跃入河中,下令军队一齐渡河。

部下请杜松披甲,他笑着说:”入阵被坚,不是大丈夫。我从小当兵,现在都老了,尚不知甲重多少斤!”根本不理这一套,麾兵前进,士卒也都跟着解衣渡河。

渡河部队有杜松本部亲兵和都司刘遇节的五千骑兵,在进军路上生擒后金女真人十四人,焚克两座栅寨。

西路军本来是拟于三月初二日至二道关,会北路军并进,杜松不顾预定的计划,直冲向前,后面的大炮等重火器都留在了浑河北岸,使得渡河的西路军没有火炮支援。

后金军在奴尔哈赤指挥下,由代善率领主力,过扎喀关,与达尔汉辖兵等候奴尔哈赤。皇太极因祀神后至,一见便说:”我们筑城人无器械(实际上是装备不全),界藩山虽然险固,假如大明将领不顾士兵死活,硬逼着进攻,我们的人必然陷阵,那将奈何?现在我们不能等了,要快走,筑城人见了兵来,也就有所支撑了。”

代善与诸大臣都认为这个主意好,于是令兵即时前进。未时(13时~15时)至太兰冈,代善与达尔汉辖又想把兵隐蔽起来等待奴尔哈赤。

皇太极很不高兴,他说:”为什么要大军站在隐蔽地方呢?应当耀武扬威出击,遇到敌兵布阵,运石余丁见我们大军如此而来,也会奋勇参战。”

额亦都立刻赞成,说:”四贝勒说得对,我们应当前进,站于显眼处。”

后金军都按照这个意见行动了,于是继续向前,进至与杜松军对垒的前沿阵地。

在此之前,西路大军渡过浑河之时,在萨尔浒的一万五千后金筑城余丁,但是装备不全,正在筑构工事,一见西路军来临,即迅速避入苏子河东的吉林峰,不久他们即为明军包围,但尚有骑兵四百人藏匿于谷地深处,他们出敌不意,于界藩附近突袭西路军的背后,不久与吉林峰的筑城余丁会合。

就在山上骑兵并筑城余丁与西路军交锋之际,后金诸贝勒大臣率领的主力大军蜂拥而至,见西路军已分为二,一军攻吉林峰,另一军仓促之间占据萨尔浒山。

代善等人分左右翼两路迎战,并对大家说,吉林崖上的四百骑兵已在山上与步兵会合,现在再派精锐的甲兵一千名登山支援,然后一齐由上往下冲击。右翼四旗兵准备在他们冲击时同他们合起来夹攻,左翼四旗兵留在萨尔浒山监视那里的明军。

精锐的一千甲兵已经派走,奴尔哈赤才赶到,奴尔哈赤问诸贝勒制定了什么样的破敌战术,诸贝勒把刚才的决定禀告这位后金汗。

奴尔哈赤说:”可照你们的决定去执行,但要加强左翼。”并命令右翼二旗兵去加强左翼四旗,用四分之三的兵力去攻打萨尔浒山上的明军,此军一破,其他不攻自破,然后亲自指挥右翼的二旗兵监视吉林峰上的明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