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否认不了(2 / 2)
文人极重声名,那些有机会率军打仗的文官,略有寸功,便以边材自诩。杨镐也一向很自负,自称知兵善战。
坦白的说,我认为杨镐的军事能力在文官中是一流的,但是我也认为武将才是最好的主帅的选择,但是这没有可能,杨镐之自负不是没有原因,其他文官,除了少数几个,只怕令人更失望。”
最后,张远照例做了总结发言:“萨尔浒会战中的五个指挥官,他们当中没有一个有资格叫做足智多谋的人,更不必说是战略家。
但是将士们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是肯定了的,然而效果很不佳,我估计在战场上,我们损失了六七个人,才能使敌军损失一个人,总的损失估计是十比一,令我十分震惊,这是需要牢牢谨记的教训。
我跟大家透露一个消息,我们的子孙很不孝,他们中有许多的人是连杜松军、马林军、刘綎军,这三支军队在战斗中的英勇奋战是被完全否定了的,不孝的子孙将将士们的精神一并抹杀掉了。
也许可能是他们对失败的痛恨和厌恶,萨尔浒会战的严重后果,文官们推卸自己责任的文字记载,他们不单在作战中对指挥没有多大帮助,而且在战后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三者导致后世人的判断出现失误。那为什么许多人会对失败者的一切努力和精神都抹杀掉了呢?
由文官来指挥大规模作战,这在我们乃至天下的历史上也并不多见的,文官按照惯例被任命为最高指挥官,但职业军事指挥官却不能指望高升到超过野战最高将领的地位。
一个指挥一个军团的将官通常已经达到他的履历的顶点,这也是萨尔浒会战四个指挥官的情况。他们的服役经历和他们的声望大致相等,谁也不能被指望从属于任何别的人,谁也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以调动大于上述四个纵队中单个纵队的作战编制。
关于谁的责任是最大的问题,我本人认为是杨镐,在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之前,他就应该知道自己的战略与朝廷及百姓的意愿是相反的,因此,明智的选择是拒绝上任,我会起立鼓掌致敬的,除非他能实施自己的战略。
一旦选择上任,就得按照国家和人民的意志来确定自己的行动,制定的战略和计划就不能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应该根据双方的关系,对方的特点、组织和状况,按概然性的规律推断出对方的战略、计划和行动,从而确定自己的战略、计划和行动。
当然,朝廷和皇上的失误,指挥官和军队的能力,这四个因素也不容否认。”
说着说着,张远就想到了自己对明朝末年的了解,从萨尔浒会战到广宁失守的这段时期,自己比较了解,其次是农民大起义,其他的就只有宁远大捷,最后是传奇的海盗郑氏父子,再也没有了,真可惜,为什么自己不多读点明末的历史,现在没有后悔药可吃,nǎinǎi的熊。
二十四日上午,练兵之前,首先让甲阵火枪兵对着一百九十二米距离上的人形标靶进行射击,结果是打到第一百二十八发子弹,正好成功开火一百次,没有一颗能命中标靶的。
此时,没有一位军官说话,事实摆在眼前,谁也否认不了。
鸟的,一百步开始射击,脑子有没有生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