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1)下山(2 / 2)

加入书签

按照地图显示,在这一峰两山周围百里之内,矗立着大大小小五座山头,

小的有彩云峰和仙草山,其余分别是较大的灯芯台、黄湖山和宝箓山。

赵阳来到神秀山之前,去过其中的仙草山和灯芯台,仙草山只比真珠山大上一筹,

虽然山势矮小,但是草木格外茂盛,参天大树颇多,至于黄湖山,应该是因为半山腰有一座小湖泊的缘故,远观湖水泛黄,近看又极为清澈,

只不过除了这座小湖之外,赵阳觉得比起脚下的神秀山,黄湖山要差很多。

赵阳接下来花了整整四天时间,在神秀山横槊峰周围晃悠,最终选定了三座山峰。

仙草山,宝箓山和彩云峰,仙草山小,宝箓山大,彩云峰高。

其中宝箓山山让赵阳耗时最多,真可谓云深山高水长,在赵阳走过的诸多山头当中,规模仅次于披云山和神秀山。

不过赵阳有些纳闷,宝箓山这么大一块地盘,又临近横槊峰,况且就连修行门外汉的赵阳,也能感受到这座山头的山清水秀,金师傅为何不舍弃点灯山选择宝箓山?

赵阳估算了一下,自己选中的三座山头,大概会花费四十五颗左右的金精铜钱,

剩下三十五颗铜钱,真珠山必然会用掉一枚迎春钱,还剩下足足三十四颗,足够让赵阳出手阔绰地买下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山头!

毕竟金师傅说过,就连枯泉山脉、香,派人埋于山脚。

最后才是让官府请人塑造一尊金身泥像,供奉于山神庙,那位山神有资格光明正大地享受百姓香昌阁,武圣庙,城隍庙,四处建筑,光是匾额,零零散散就需要最少十五六块,

陛下对于这次骊珠洞天安稳下坠,与大骊版图顺利接壤,维持住了七八分的地理全貌,

竟然没有出现一次大的地牛翻身,故而龙颜大悦,御赐一块‘温故知新’匾额给了文昌阁……”

吴鸢说到这里的时候,一位风雅清逸的年轻人微笑道:“吴大人,你就没帮着咱们县衙跟陛下求一份墨宝?”

吴鸢叹气道:“求啊,怎么不求,可是陛下不答应,我有什么办法。

这倒也怨不得陛下,毕竟小小一座县衙,若是得了陛下金笔御赐,让那么多当郡守、做刺史的封疆大吏怎么活?我以后还想不想混官场了?”

所有人会心一笑。</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