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8章 真假难辨(三更)(2 / 2)

加入书签

“喔?为什么?”张楚好奇的询问道。

“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有没有野人沟这个地点,但是关东军地下要塞却是真的。在我们东北内蒙这些地方依然有遗址保存下来,小时候听大人说过。”

安弥一直都生活在燕京,他听得很认真,“不过关东军地下要塞旁边应该没什么坟墓吧?”

杨凌摊了摊手,无奈的说道:“谁知道呢!反正当年大兴安岭大火,据说就是由于关东军埋藏的弹药库爆炸引发的。”

那一场森林大火可是烧了很长时间,各种各样的传闻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人把罪怪到了一个歌手身上,是他不该唱什么冬天里的一把火,结果把大兴安岭给点着了。

一边的张楚噗嗤两声笑了出来,他回答道:“地点是虚构的,场景是半真实的。另外的一些名词跟术语里面也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称古墓上买个摸金符来送给一个朋友当生日礼物,结果是假的。那你得小说里面有什么是真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鬼吹灯》里面的各种东西都让人真假难辨!

张楚一边给自行车上锁,一边认真回忆起来,他说道:“小说里面的每座古墓和冒险地点的历史背景、各种神秘动物植物的原型和风水玄学、民俗地理等等,都有真有假,更多的是虚实结合,而且里面的内容回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调整。”

这就是小说的妙处,半真半假。

跟撒谎很像,全靠想象编织的谎言很容易被识破,只有真中套假、假中藏真这种方式最容易骗得别人信任!

于是孙瑞琪不解的询问起来,“那你究竟是怎么想到要写这么写盗墓情节呢?我是说具体的创作过程。”

“很简单啊,其实网上有一些跟盗墓、陵墓开棺有关的节目、纪录片等等,里面会有专门的分析跟讲解,可以得到部分知识。同时在历史书上找到一个动荡的朝代,寻找一个有故事的帝王或者王侯,他必须要有鲜明的特点,而且没有留下现世的陵墓,再研究那个朝代的墓葬特点,结合小说的逻辑,把这个故事融入进去,这样就能写出一篇比较符合历史背景的盗墓小说了。”

张楚简单的科普起来,他在《鬼吹灯》的准备工作里面就有这些,并不是指看天下霸唱的原著小说就够了。

“原来一本盗墓小说是这么诞生的!”

“涨姿势,涨姿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