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宇文家奴的野望(2 / 2)

加入书签

这下就全明白了。

代王杨侑是已故元德太子杨昭的第三子、隋帝杨广的亲孙子。杨昭为杨广留下三个孙子,杨广最喜长孙燕王杨倓,走哪儿都带在身边,自从他东征起,就让另两个孙子分别坐镇京师和东都。杨侑是皇孙不假,坐镇京师掌控关中也不假,可无论是开释宇文兄弟还是让他们继承宇文述的爵位与官职,都只能是皇帝才有权一言而决之的事情,杨侑如此越俎代庖简直是形同谋逆,可是你觉得杨侑这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就算再胆大包天、再能胡闹,他能干出来这种事吗?

唯一的可能就是宇文成乾控制了代王杨侑这个小孩子,他自己反了!

再想想宇文家一向的做派和宇文成乾那嚣张跋扈的性情,杨霖觉得这事一准是没个跑了。

不过他并没有显得如何惊讶。现在大隋的天下简直是反贼遍地走、贱如狗,再多一个半点都不稀罕,更何况宇文成乾要是不想束手待毙,也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走。而且如今大隋在两京之地唯一的一支强军、也就是屈突通麾下的左骁卫陷在东都动弹不得,偌大个关中空虚无比,欺负一个小孩子也算不上什么本事。只是在这个关头宇文成乾来找他杨霖干吗?难道也是想招揽他?

果不其然,杨霖刚一出言试探,独孤容学便立即代表宇文成乾盛邀其入关,而且又以代王杨侑的名义,把杨霖这个屁股还没坐热户的右备身府骁果军的果毅郎将再次连升三级,擢升为右领左右府大将军,继续统领本部人马。不仅如此,还许诺杨霖承爵楚国公、检校兵部尚书。

杨霖上辈子就是个官迷,可惜除了上小学的时候当了一阵子小队长之外,就再也没摆脱过死老百姓这个身份。前阵子他莫名其妙的被升了官,虽然心知朝廷没安啥好心、这里边的水不知道有多深,但他还是美滋滋的到处得瑟了很长时间。不过就算他再虚荣、再官迷,可他毕竟不傻,大隋朝虽然日落西山了,但只要杨广一日不死,那就是道统的象征,就算他封给杨霖的官再小,也跟镶了金边一样值钱。除此以外,如今各地光是称王就能有十几号,可谁把他们当回事了?杨霖要是想自娱自乐一下,称个王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那个什么左右左的大将军又算什么事?还用得着别人来封?皇帝的亲孙子也不行,更何况那个宇文成乾论身份还不如他呢。

所以杨霖拿出皇命——也就是那道让他去江都见驾的谕旨当借口婉拒,谁知独孤容学非但没有继续相劝,连点惊讶的样子都没有,反倒是提出了另一个建议:

“杨世兄胸怀大志,其实早在云逢兄的意料之中。不过世兄此去江都路途遥远不说,其间又有各方势力阻隔,若是一意前往免不了要硬闯,有所折损怕是得不偿失。要不然这样,容学可以请代王殿下向陛下上书,让杨世兄率部进驻东都如何?”

“东都?屈突老儿虽然让瓦岗军揍得满头是包,但是他要一心一意的当缩头乌龟,别人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小弟又有何德何能进得去东都?”

“此事对别人是千难万难,对代王殿下而言却是举手之劳。想那屈突老儿至今还挂着关中捕盗大使的头衔,左骁卫更是理应常驻京师,长期在外征战导致关中空虚,一旦被心怀不轨之徒趁虚而入出了什么岔子,那屈突老儿也脱不了干系。所以只要代王殿下召回左骁卫,别说屈突老儿不敢抗令不尊,就算是陛下和越王殿下,提出反对的理由不外乎东都的安危。如今杨世兄身为我大隋右备身府骁果军果毅郎将,又刚刚率所部兵马大破突厥,兵威正盛,正是坐镇东都、震慑不法,保我大隋两京之地平安的不二之选哪!”

“呵呵,独孤兄这么一说,倒是让小弟心里也怪痒痒的。不过宇文兄既然如此神通广大,何不亲手取了东都?何必让小弟横插一杠子白捡了这么个大便宜?”

“杨世兄误会了!云逢兄宁为大隋孤臣孽子也绝不肯行谋逆事,保荐杨世兄完全是出自一片公心。不过云逢兄也希望能与杨世兄遥相呼应、两京互保,若有急难倾力互援,为我大隋安然渡过此番大劫、保得一线生机不留余力。”

“好吧,宇文兄的意思小弟明白了。不过事关重大,独孤兄且容小弟思量一二如何?”

独孤容学走了,房杜长孙等刚刚步入大帐,就听杨霖冷笑道:

“一个个的都像拿我当出头椽子使唤,难道老子长得像个傻子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