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黄鹤楼旧址(2 / 2)
“用这个登记!”胡建民不客气的对着服务生说到。
说着,胡建民把那本军统的证件拍在了桌子上。前台的一个女服务员一见,立刻说到:“您这证件是免费的,把他们领到三楼,有政府专门给留出来的军人房间。”
李青山没想到,胡建民那本军统的证件在这里还能有用。他以为,胡建民早应该让军统除名了呢。不过转念一想,一个东北不大个小城的特派员,估计早让军统保密局给遗忘了。
收回证件后,胡建民边走边解释到:“这就是现在的国民政府,一切都有特权。要是什么时候没有了这样的特权,这个国家才算完善了。”
“嗯!确实是这样。看一些书,明朝末年就是特权横行,飞扬跋扈。再加上旱灾连年,才有了农民起义。一个朝代在内忧外患下,就那样灭亡了。特权不除,国家早晚遭殃。走吧!”
两个人说着话,随着服务生上了楼。
住进了喜来登酒店,二人赶紧开饭。在这里,他们没有别的什么事儿,只是专心的等着米哈伊的来电就可以了。所以,晚上八点的联系时必须的。另外就是找黄鹤楼的旧址,去找猜测中的藏宝图。虽然有了那个碑拓,可是还是弄不明白。特别是在当时,唐玄宗是往四川跑的,可是为什么要藏宝到北海那里,也就是贝加尔湖北侧。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想去黄鹤楼,就必须到武昌城,因为黄鹤楼旧址就坐落在武昌城的蛇山的黄鹤矶头。现在,它被一个现代的消防楼所代替。距离它不远处,有一座楼。那是张之洞为了彰显自己的政绩,建的一处功德楼。不过,现在那里的墙就被认作是黄鹤楼的一部分。一些古代的石刻和文拓就在上面。而且,作为消防用的那个西洋楼,下面也有不少的文物,都被政府保护了起来。不保护不行,一些文人怎么能允许武昌没有黄鹤楼呢?
这就是胡建民为李青山介绍的黄鹤楼的现状。李青山可不管谁毁了黄鹤楼,他只找唐朝那段历史的真相。
联系了米哈伊,知道他刚到新义州那里,已经接上了段飞等人,正在往这里赶。李青山放心了,胡建民去北平的事儿,有了人员陪同。
九点多,两个人开着车奔着武昌城而去。武昌城到武汉,只是一条江岔,要说近只有三十几华里。远,就是得摆渡过江。没桥,人们都是乘坐渡轮。这里,胡建民比较熟悉,因为它是不分黑夜和白昼,总有人在这里摆渡。
过江很快,一条小船乘坐二十几个人,就到了对岸。往蛇山上去,就要走一段时间了。蛇山上,那个消防楼的灯光,像是给长江上航行的船指方向一样,昼夜的亮着。
半个小时后,二人到了黄鹤楼的旧址。这里收拾的还是比较干净的,没有什么垃圾。不远处,一座三层的小楼出现在视线里。
“对!就是那座楼,现在是这里的人的办公楼。那个高出它很多的双尖的建筑,就是原来黄鹤楼的旧址。咱们先看石拓,还是先去旧址?”
胡建民指着那座小楼问到。
“先去那里的院墙,在这里我都看到了那些字。走吧!”李青山说着拿着手电就走了过去。
别看小楼不大,院墙围着的四周可不小。在院墙的上面,有不少名家的手记被印在了墙上。可是在这些手记里面,就是没有看到李阳冰的小篆。
“估计人们认为不重要,不是给扔了,就是让人卖了。”李青山说到。
胡建民看着那个消防塔说到:“那只好去里面看看了。我应该能进去,你在这里等会。”
说完,胡建民就开始往消防队那里走。来到了消防队的大门处,胡建民拿出了自己的证件,让看门的人放自己进去。
消防队有值班的人员,很自然的就让胡建民进到了值班室。当听说胡建民领着个文物鉴定专家来看石头时,值班的人员告诉胡建民,想看那些仓库的石头、板子什么的可以,但是得等到明天。那个仓库保管员上班时,才能看到。就这样,李青山和胡建民二人第一趟来黄鹤楼,算是无果而终。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