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溃退(2 / 2)
日军登陆成功后,上海派遣军与第10军合编成立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统一指挥,日大本营规定其作战地域为联结苏州--嘉兴一线以东,任务以挫伤敌之战斗意志,获得以结束战局为目地,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第6、第18师团按照预先部署,分别向松江、沪杭铁路扑去。蒋介石得知日军登陆金山卫的消息后,立即命令淞沪战场前敌指挥官陈诚作出应变处置,陈诚急令右翼军的东北军吴克仁第67军前往增援松江,却未能退敌。
11月8日夜,日军凭借强大火力从东、南、西三面突入松江城,第67军全军覆没,日军遂占松江。随即兵分两路,一部沿太湖东岸,经浙江、安徽直趋南京,主力则指向枫泾镇、嘉兴、平望。9日,切断沪杭铁路及公路。与此同时,日第16师团在中岛今朝吾指挥下在江苏太仓境内的白茆口登陆成功,前锋直指京沪铁路和公路,形成合拢之势。
苏州河北岸的日军6个师团于10月31日强渡苏州河后,迅速向两路登陆日军靠拢,淞沪地区中国70万大军顿陷危险境地。[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进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出上海战斗,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由于命令仓促,指挥失控,大撤退结果演变成全面大溃退。
安亭,这个原本并非要点的水乡小镇也就成了众多溃散国军的临时休整之地,大批的军官集结在此处试图重新集结自己原先部队的士兵,只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太多的国军士兵早已经和原先的部队失散,而且国府的撤退命令使得这些国军士兵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最低点,他们宁可做一个逃兵也不愿再回到原先的部队。
事实上,临时汇聚在安亭的不只是国军溃兵,另外还有大批跟着部队从上海撤出来的难民,原本就不大的安亭镇现在几乎已经快没有落脚之地。形色憔悴的胡任飞这会有些着急,原本跟着他从上海出来的十几个手下现在就只剩下不过人还跟在他身边,自己这个堂堂的国军上尉连长,现在居然连个班长都不如。
“走,不能留在这,别看67军已经从北面调来上海,可小鬼子已经开始抄咱们的后路了,现在不走,怕是凶多吉少可就走不掉了。”胡任飞并不是什么能打仗的,但他却有一颗聪明的脑袋。在安亭镇子里转悠了一圈,跟无数溃兵和军官们聊过之后,胡任飞心里现在就只有一个念头,绝对不能在安亭这里多做停留,一旦日军尾随追来,安亭镇里这些缺枪少弹的家伙们决计抵挡不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