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7章 要禀报否(2 / 2)
己的那些弟弟的阴谋给勘破?
甚至,只要自己的父皇在,他立马就可派遣兵马,将那些想要谋反的人给抓捕来。
只是自己能去说吗?
说了之后,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自己的父皇会做出如何的反应?
他必须考虑到这种情况。
他的父皇身体不好了,但这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他父皇不想玄武门之变再次发生,所以他不希望兄弟相残,他父皇已经把自己的弟弟给赶去封地了?
如果自己说了这些话,自己的父皇会信吗?
如果是以前,他的父皇可能是会信的,但现在,却是有点难说啊,他的父皇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已经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让自己的儿子都离开了长安城,如果自己去说这个,自己的父皇恐怕会觉得是自己容不下那些弟弟。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仁慈,就是给人一种能够让自己弟弟也很好的生活下去的太子啊。
如果自己现在就说自己弟弟的不是,那他的父皇肯定会觉得自己登基之后,也不会让自己的弟弟好过,如此,自己的储君之位,可就危险了啊。
他很清楚,只要他父皇还活着,自己的储君之位就绝不是绝对稳固的。
思虑了许久之后,太子李承乾也只能暗叹一声,道:“派人继续盯着吧,不过不要轻举妄动。”
“喏!”
探子领命之后退了出去,李承乾这里,却总觉得有点不安,如今他手中也并非没有多少兵权,只是大部分的兵权还在他父皇手里啊。
万一自己登基之后出现了意外,那些藩王又来作乱,那该如何是好?
可他能在现在就觊觎那些兵权吗?
显然也是不行的,锦衣卫可不是吃素的。
哪怕袁楼已经有一点投诚的意思,但他现在仍旧是绝对忠于自己的父皇的。
---------------------
皇宫,后宫之中。
虽是大雪天气,寒冷非常,但后宫的这里却是很暖和的。
武媚娘的寝宫这里,有关太子的一些反应,已经有探子把消息给他送了过来。
看到李承乾并未向李世民禀报那些藩王的事情,武媚娘的脸色就有些难看起来。
她曾经跟晋王李治说过,要他去了封地之后,就跟其他藩王联系,要他们联手造反,只要李世民一挂,他们就可以起兵了。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她要李治联系其他藩王的同时,自己可假意谋反,并不要真的谋反。
他知道李承乾的消息很灵通,一旦李承乾知道了这些情况,他觉得李承乾应该会向李世民告状的。
而只要李承乾向李世民说了此事,那么就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李世民并不信李承乾所说,对李承乾也会有芥蒂,会觉得李承乾这是容不下自己的儿子,那他自然就会担心李承乾登基之后,会把自己的儿子赶尽杀绝。
第二种情况,李世民信了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i>
李承乾的话,那李世民可能会派兵镇压,亦或者将那些藩王调查关押,如此,其他藩王肯定难以逃脱,但李治却是假意谋反,难有证据。
这样,其他藩王被抓被捕,晋王李治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个时候,李世民所剩下的皇子之中,可以争夺皇储的,就只有李承乾和李治了。
而李承乾害自己的兄弟,李世民对他必定有所担忧。
那个时候,李世民可能会生出废储之心,如此,李治的机会也就大多了。
不管那一种情况,李治都是赢家。
这绝对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办法。
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李承乾在发现了那些藩王想要谋反的事情之后,竟然忍住没有告诉李世民,如此一来,他之前所有的设想都成为了虚幻。
而李承乾不告发,那么,那些藩王所能做的,也只能是等李世民驾崩之后,起兵前来造反了。
这样做,虽然也有希望,但对李治来说,却也增加了一些危险啊。
武媚娘咬了一下嘴唇,她就纳闷了,李承乾在得知其他藩王要谋反的情况下,怎么就没有向李世民禀报呢,难道他就不担心那些藩王带着兵马,直逼长安城吗?
寒风凄雪,武媚娘思虑了许久之后,再一次给晋王李治送去了一封信,既然李承乾忍住了,那李治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封地发展自己的兵力了。
只要自己的兵力发展了起来,那以后争夺天下,仍旧是很有希望的。
只要天下大乱,那么到时候谁拥有更多的兵力,谁就更有主动权啊。
相比较下,晋王的封地很富饶,人口也是众多,虽然比不得魏王,但也差不了多少,至少跟西凉比起来,那人口是多了去的。
所以,晋王李治在自己的封地发展自己的兵力,应该会容易很多吧?
有些事情,一旦决定了,可就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他们只能一往无前,只能孤注一掷,跟命运拼了。</div>
<div id="footlink"><a href="上一页</a><a href="返回目录</a><a href="下一页</a></div>
<div id="adbottom"><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cript></div>
</body>
</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