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章 论战的,善与恶(2 / 2)

加入书签

“我不这么认为。”沈清明说,“如果人性本善,又为何有这么多的恶行呢?”

“我不会否认在人类社会中存在有恶的存在,但是恶的产生则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所以恶是周围环境影响导致的结果,而不是本身的原因。如果硬要说恶是恶产生的本因而不是结果的话,那么道德的产生岂不是空中楼阁?”

沈清明说道:“道德只是人们用来约束他人的工具而已,并非是万事不变的标杆。随着时代的变化道德的尺度也在改变,难道善与恶的尺度也在跟着改变吗?”

沈清明选择在这里发起进攻,试图将辩论的中心从人性转移到道德这个庞大而虚拟的概念上,一旦进入这个领域,那就可以任自己随意定义道德了。

“如果道德是从恶上面生长出来的话,就必须有一天神一样的组织监督着每个人的行动确保他们履行道德使命。如果人性本恶,没有一个人会心甘情愿地遵守道德规约。”公孙长一顿,“但是这个世界上面尽管恶行重重,但是你依旧不能否认,世界上的确有利他之举。沈清明,你敢说自己从没有过一次利他不利己的举动吗?”

公孙长的攻击直接有力,根本没有向道德的边缘靠拢。而是直接直扑问题核心。并且还质问了沈清明人身,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个问题,这第一场论战很可能就此结束。

这个问题不好处理,如果回答没有,必然会失信于裁判。如果回答有,则落入了公孙长的圈套。

沈清明沉吟片刻之后说:“不,你犯了一个错误。我们在讨论的是人性的本质,你所举的例子都是在人受到社会影响之下的行为,而不是本质。我的善举是后天养成的,而不是先天自己觉悟的。你的论点存在根本的错误。”

公孙长听后露出欣慰的笑容,说:“你也不是那么差劲吗。”

沈清明心里清楚,自己刚才的对话只能勉强抵挡住公孙的进攻,现在的进攻权还是牢牢的握在公孙长手中。

公孙长再次攻击:“不知道你听没听过良心未泯这句话。假如善没有存在于心中的话,有怎么会发现善良本质的机会呢?”

他的攻击疲软了!

沈清明双眼一亮,指着公孙长说:“善人同样有恶心,这不是也说明恶的本质也在人的心中吗?你的发言根本站不住脚!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他们都是人,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性和自然性决定的。这个关于人本质的概念,你有什么异议吗?”

“有!”公孙长随后摇摇头说,“不,没有。”

沈清明反击:“自然性是人的本能和欲望构成的,也就是打娘胎里出来的天性。社会性是通过于社会,于人之间的交流而领悟的,在后天认知的。本能和欲望,正是恶的起源,只有控制本能和欲望,做到有所节制,才是善的起源。”

公孙长同样反击:“本能和欲望,可不尽然是恶。本能是人类求活的最关键因素,是刻在基因里面的记忆,失去了本能,人和植物动物有何区别?欲望,同样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先民想吃熟肉,有了这欲望才走出了操控火焰的第一步。人想要飞上天空,才有了莱特兄弟的试验,走出了通往天空的第一步。你能说走出第一步的欲望就是罪恶吗?”

数次言语之间,两个人完成了第一轮的较量,双方旗鼓相当没有找出明显的破绽。两个人就像是斗兽一样,站在高台上相互对视,寻找着下次出手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