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赠礼(2 / 2)
事关孝道,不敢有半点瑕疵。
二十四孝中甚至有割股疗亲之例,只让抄写经文,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此事不能由贾琮说出口。
但让贾琮哭笑不得的是,经过之前那些事后,东路院那伙子,怎么就没有半点长进。
在圈禁在东路院的那间耳房时,他尚且能让人发现他的苦处,如今难道比先前还难?
先做足姿态吧,自有她们好看的时候……
……
天色渐明,一抹鱼肚白出现在东方。
寂静了一夜的荣国府,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沸沸扬扬的热闹气儿。
奴婢仆妇们总会比主子先起一个时辰,准备好热水洗漱之物,取来浆洗晾干的衣裳。
厨房上空,也浮起阵阵炊烟。
房内,七房四宝,和一件儒衫。
贾母面上浮现一抹不解,道:“这些,都是孔老公爷送给琮哥儿的?”
贾政点头道:“母亲,正是牖民先生遣人送来的。牖民先生今日折返山东孔府,临行前想起琮哥儿,所以……”
这话一出,贾母愈发不解了。
难道说,贾琮真入了这位天下文宗的眼?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以孔传祯那样的身份,会轻易动恻隐之心?
以贾母的阅历,下意识的就认为其中有问题。
她不是贾政,会单纯的以为孔传祯是个简单的老好人。
她在豪门待了大半辈子,今日还能安稳的坐在这享福受用,若说她是个简单糊涂之人,那才是笑话。
可任她再怎么想,也想不出这桩公案背后有什么名堂。
好在贾母有一宗巧处,那就是从不为难自己。
想不通的事,索性就不去想,左右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事。
放下心思后,贾母瞥了眼面带薄笑的王夫人,嗔道:“这老官儿也是,只巴巴送来一套,难道就不会给宝玉也送一套?
我就不信,我的宝玉比哪个差了去!”
王夫人闻言笑道:“宝玉并不缺这个呢,再者琮哥儿书读的是好。”
一旁邢夫人闻言,脸色又难看了几分。
宝玉不缺,贾琮缺,那岂不是又成了她的不是?
贾母却不理会她这点心思,反而笑着赞道:“太太果然是大气的,倒比我还看的开!”
又对端着托盘的贾琏道:“既然是老国公赏他的,你就给他送了去罢。
跟他说明白,既然入了老国公的眼,就好生读书。
读好书才是他自己的,我们也不指望能沾他什么光。
如今我和大老爷大太太都不用他请安侍奉,只让他一心读书。
二太太又这般照顾着他,要是再读不出名堂来,到时候可别再说家里不管他!”
一番话,让王夫人面上带了笑容,连邢夫人的脸色,都不那么难看了。
因为,贾母依旧不喜贾琮。
……
ps:关于孔传祯提出的那个身份,和大家想的基本上不会一样。
之前我就说过那是一个大坑,所以不至于那么浅,这个时候就填了,希望大家别急,没那么简单的。
最后说一下关于更新的问题,要延缓一些。
字数太多了,推荐才上第二个,字数都快到上架的字数了。
一般上架前要经过六七轮推荐,咱们第二个还没上完,字数就往二十万字狂奔而去,实在太快了。
同期作者一起开书的,现在才六万多字,我都十四万了,今天又是七八千字……
请大家理解啊啊啊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