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国来朝(第一更)(2 / 2)
《拾遗记》卷二载曰:“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
阳法者,雄金也,视之呈黄金色。
阳五鼎分别为扬州鼎、梁州鼎、青州鼎、冀州鼎以及豫州鼎。
阴数者,雌金也,视之呈青金色。
阴四鼎分别为荆州鼎、徐州鼎、兖州鼎和雍州鼎。
这便是素有“华夏至尊神器”之称的禹皇九鼎。
禹皇有子名启,启便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夏桀暴虐,商汤逐之;商纣无道,武王伐之。
自武王之后,九鼎就成为了周天子的象征。武王之子成王在位时命周公修建洛邑,定禹皇九鼎于豫州洛邑之中,是谓“定鼎中原”。
在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权威日衰,无数诸侯强大兴起,他们之中有许多人都曾经打过这九鼎的主意,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春秋霸主楚庄王那“问鼎中原”的典故。
但无论如何,王要朝着汝秦王稷行朝见之礼,那时候的赵国虽然名义上是强国,但实际上仍然十分的憋屈!
而这份憋屈,今天终于让寡人连本带利的讨回来了!
赵丹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丝笑容在脸上渐渐的扩散,灿烂无比。
在见礼完毕之后,诸侯便各自落座。
由于这一次的大殿是正方形的,因此座位的布置也不像寻常的大殿那样分什么上下首和左右首,而是直接将让所有的六国使节团围绕着这禹皇九鼎而坐。
而这其中,赵国理所当然的坐在了正北面。
秦国则位于赵国旁边的西北。
等到所有人落座完毕之后,这一次的洛邑之会也就宣告正式开始了。
作为这一次的盟约长,率先开口的人当然只能是赵丹。
赵丹也不多说废话,上来就直接对着秦王稷开口问道:“秦王,这河东郡之地,何时能够交割完毕?”
</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