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驾临孔府,谁敢举旗?(1 / 2)
古往今来,正儿八经骂街的皇帝,好像除了老流氓刘邦就没第二个了。
如今终于又出了崇祯皇帝这么个奇葩,动不动的就骂街。
可是不痛骂一番,崇祯皇帝自己都觉得念头不通达实在是太他娘的憋气了。
漕运本来就麻烦,管的事儿多,职责也重,可是这些东林君子们非得要去掺上一手。
你他娘的当这是斗地主抢地主呢?
当然,开台子的天启是个要脸的,或者说当时的老魏还不给力,远不是后来的九千岁那么牛逼到炸,总之这漕运总督被这些正人君子们从武职变成了文职。
就大明朝的这些个混账东西,如果说统统拉出去肯定会有冤枉的,比如卢象升和施凤来这样儿的。
但是排成一排后隔一个杀一个,那肯定就有漏
当真是彼其娘之,一群研究之乎者也的混账东西们搞漕运?这不是扯蛋是什么?
当然,也难怪这些东林君子们会下手抢漕运这个活计,实在是其中的好处太大了。
什么钱最好赚?
答案绝对不是什么女人的钱最好赚,也不是什么老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而是官府的钱最好赚。
当文官老爷们把控住了漕运之后会怎么样儿呢?
首先,自己家的船是不用交税的,其次,门人故旧的船也是不用交滴,再次,人总得有几个好友吧?这些人的钱怎么好意思收?
都是名教子弟,谈钱伤感情啊。
但是船夫也好,还是纤夫也好,这些总是要钱的吧?
没关系,朝廷给出了。
当然,这事儿换成勋贵武将一系来搞也是一样的,基本上没什么差别。
最终就是不管哪一方来做这个漕运总督大臣,哪一方就会沾光,吃亏的是朝廷或者说皇帝。
但是谁在乎?皇帝都富有四海了,还不许我等为了小家考虑一下?
千里做官所为何来?
更何况是漕运这么大一块肥肉,谁看了不想咬两口?
更何况身为正二品大员的漕运总督的属下有理漕参政、巡漕御史、郎中、监兑、理刑、主事等级别和职掌各不相同的属官。
督催有御史、郎中,押运有参政,监兑、理刑管洪、管厂(造船厂),管闸有主事。
文官武将及各种官员达270多人;还下辖仓储、造船、卫漕兵丁2万余人。
而且漕运总督权威重,有亲辖武装部队,还有水师营,亲辖“漕标”共分本标左、中、右、城守、水师七营,兵额三千四这些儒家的货色们就得好好调教一番,让他们凉透了可是不行的。
晃晃悠悠的从兖州到了曲阜,再到了衍圣公府,崇祯皇帝怎么看都觉得漂亮不像后世的照片或者说实地看的时候总是透着一股子死气沉沉的意味。
孔府包括厅、堂、楼、轩等四百六十三间,共九进院落,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
衍圣公为正一品官阶,列为文臣之首,享有较大的特权。前厅另设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
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
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少爷和小姐的住房。
最后一进是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五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