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文工团的构想(2 / 2)
俺们俩个死活哟,长在那一搭。
俺们俩个死活哟,长在那一搭啊~”
什么叫开嗓即心碎,头皮发麻,思维停顿,杜正伦在这一刻全部都体验到了,直到虞秀儿唱完许久,他还保持着一个呆呆的动作,一种非常不忍结束的遗憾的表情在他脸上慢慢浮现。
“好,唱的太好了,郡夫人的歌艺真乃我大唐一绝,若是此等绝妙歌曲,不能在渭南唱响,乃是所有渭南工人之憾也,老夫身为渭南新城的总督造,邀请贤伉俪务必要到渭南演上一场。”
“呵呵,杜尚书您不是来请教商部的事情的么,怎么两首歌听下来,把正事也忘了。”孙享福从架子鼓前回到席位上,一副想要拒绝的样子道。
虞秀儿身子现在虽然已经大好,但家里两个小家伙还太小,完全交给奶妈照顾不放心。
“老夫可不是说笑,这都是为朝廷出力的正事,老夫不知道还罢了,既然知道了,那定然是要将陛下交办的差事办的完美些才好。”
“杜尚书既然说是陛下交办的差事,那我还真不好拒绝了,这样,到时候我们夫妇会尽量出席,不过,这组织方面的事情,还请您办好,舞台方面,马周已经落实的差不多了吧!”
“嗯,老夫今日就是从渭南过来的,舞台都已准备妥当,按照马周的意思,演一场可不行,那边现在有近五十多万人在劳作,演十场,也未必能让所有工人都看的到。”
闻言,孙享福点了点头道,“劳工们的情况怎么样?”
说到了这个,杜正伦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没有了,沉着脸道,“工地上寒风如刀,早晚水源结冰,道路打滑,他们的伤病情况很多,然而,为了帮助朝廷渡过难关,他们没有返家休息,马周现在正在四处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只盼陛下能够早日去渭南给他们发放一些保暖生活物资,这个慰问演出嘛······”
“杜尚书今日来,该不会是催我和陛下早些去渭南的吧!”
“呵呵,倒确实有这么一层意思。”
“那好,明日散朝之后,我去催催陛下吧!”
“求之不得,那么接下来,咱们还是说说商部的事情吧!”
“那个,您不听歌了?”
“还有歌可以听?”
“当然,还有好多呢!姚大家的嗓音不适合唱这首《蓝花花》,却不代表她别的歌曲唱的不好,而且,咱们还有李大家在后面候场呢!”
“听歌。咱们先听歌,公事稍后再谈,反正就算谈到太晚,你府上也应该是有客房给老夫住的。”
对于杜正伦这样率性的性格,孙享福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据说率性的人,都活的比较长久,杜正伦就是硬是活到了高宗时期当了宰相,虽然具体年龄没办法考证,但他是开皇年间的秀才,也就是说,他的年龄,至少跟魏征差不多,现在都快五十了,那死的时候,起码有七工团来着,具体是个什么事情?”
“就是运用歌曲,舞蹈,戏剧等各种表演形式,宣传国家政策,鼓励军人士气,舒缓人民心理压力等等的一个组织,如果这次在渭南的慰问演出成功的话,我会建议陛下将礼部的太乐寺改革,至少可以在其下属成立一个这样性质的文工团,帮助国家更好的完成各项宣传工作。”
在后世,官文化教育宣传的,会专门有一个部门,然而,现在大唐却不适合有那么多部门,都将其归到了礼部,而礼部现在是虞世南在管,有孙享福跟他的沟通,这事倒是不难办。
“嗯,这个确实应该,老夫届时也会附议。”
“等的就是您这句话,如果,能在使团成行之前将这个事情落实好的话,它起到的效果会更大。”
杜正伦点头笑道,“有什么效果老夫不知道,但如果渭南的工地上天天有这样的乐曲歌声,老夫就是天天待在工地上,也不会觉得烦闷无聊,就怕那些工人们干活的时候会心不在焉。”
孙享福莞尔道,“您倒是句句说的大实话,这些顶尖艺人都去工地上表演去了,望江楼还赚不赚钱了,不过,您也不用担心工人们心不在焉,他们想看节目,可以,快点完成工作指标,就能早点收工去看节目,把每天的文艺演出,安排在差不多收工的时间段开始,起到的效果一定会很好。”
“哈哈哈,正明此计太损了,不过效果一定不错。”</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