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6章:盾构机(2 / 2)

加入书签

泉城郡,杜太平收到李真的电报,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还真的怕李真去挖隧道。十个亿的造价着实是恐怖了一些。但是看见电报后边,说还是要挖,但是两边开工。

一边铺设绕路的铁轨先用,一边去挖隧道。

杜太平都要哭了:“干嘛还要挖啊?十个亿,这谁挖的起啊?根本就得不偿失嘛。”

办公室秘书长看着电报沉默了一会儿说:“天子,李院长应该是在为以后做准备吧?”

杜太平点头:“我知道。你看地理图,崂山到泉城郡的直线距离一通,整个东洲的距离全都缩短了一半。沿途的郡县全部受益。这就是为以后做准备。高速公路现在用不上,几十年,或者十几年之后肯定是用得上的。只是这投资和收获不成正比,十个亿的金券,这谁能承担的起?”

“其实也不用十个亿啊,天子可能没想到这一点。不一定是立马就要掏十个亿,十个亿是估算出来的总费用,但是这么长的时间,每年大概只是需要支付一两千万金券。十个亿是分十几年,几十年付清的,这我们还是足以承担。”

杜太平闻言猛然醒悟了过来,对,自己是着相了。十个亿肯定是拿不出来,但要是分期付款就可以了。

再次重新拿过东洲地图看了看,片刻后,杜太平一拍板:“那就挖。但既然这是要搞大工程了,就一次搞大一点吧。也别崂山到泉城郡了,直接打通。崂山,经过潍坊、青州、泉城、聊城、安阳、焦作、数字。每年支付天文数字,二十年后才能看见结果,风险着实太大了。得不偿失。

“还是老老实实架桥吧。”

李真呢喃一声,又仿佛想起了什么:“不对不对。我似乎记得章至以前给我说过一种盾构机的存在。如果能创造出那种盾构机,是不是能够将时间和成本都缩减呢?”

有了盾构机的话,隧道不是难题了。

只是李真却觉得,盾构机似乎没有那么简单。应该不是一个机器前边加个钻头就可以的。如果是那样简单的话,它应该就叫做钻地车,不应该叫盾构机。

“今晚做梦的时候得问问章至,这个盾构机是怎么回事。以新九州的科技能不能造的出来。”|

呢喃一声。李真不再去想挖隧道的事情了。

预计的就是挖通崂山到泉城郡,把东洲打通一大半,这些事情有国家专门的人,以及九州科学院的专业人员去完成实施。

当然,铁路还是要铺的。但是现在是绕行,暂时不打隧道,有些地方可以在群山之中架桥。

架桥的造价也是不菲,虽然不至于要直接跨越一座山的桥。但有许多地段,也是需要横淌一条河,在峡谷之中,在各种地形之中架起桥来。

架桥的造价也不菲,但相比起打隧道却节省了太多。

</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