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一更(2 / 2)

加入书签

周围的人一直注意着他们这边的动静,此时看到汤面小哥如此反应,纷纷好奇起来。

虞峰趁机敲着车帮喊道:“春饼卷酱,四文一个,两文半个啦!”

呃……虞峰一噎,其实他想喊“春饼卷菜丝”来着,不知怎么就说成了“卷酱”。

一个黑黑瘦瘦的小哥从衙门里跑出来,大声喊道:“虞兄弟,给我来两个,我家大人想尝尝!”

这人是县令身边的小厮,经常照顾大家的生意,摊贩们都认得他。

虞峰精神一振,愉快地应了一声,“好嘞,您稍等!”

春饼、菜丝一边一样热好了,翻一翻,抹上酱,卷起来,递过去,收钱——光是看着他利落的动作,就让人觉得好玩。

“哟,这饼可真薄,菜闻着也香,咋做的?”

没等虞峰回答,小厮便紧接着说道:“我就是随口一问,你可别真告诉我,省得赶明儿我也摆个摊子,抢你的生意!”

小厮说得很大声,就像故意让别人听见似的。

“如果学的会就尽管来,咱都接着!”虞峰说着,顺手多做了一个,权当还人情。

小厮大大方方地接了,临走之前还故意朝于三那边看了一眼。

可把于三给气的,细缝儿眼睛都瞪圆了。

有县令身边的小厮带头,又有几个人试着买了一份。

有人用麻布包好了带回家,也有人心急,当场就咬了一口,紧接着发出了和汤面小哥一样的惊叹,“嗬!真香!我怎么觉得跟吃肉似的!”

观望的人们终于忍不住,纷纷围了过来,这个说“给我来一个”,那个说“先来半个尝尝”,一会儿的工夫,竹箩里的饼便少了一截。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

于三拿眼瞅着,鼻子都要气歪了。

不知是不是受了虞峰那句“广告词”的影响,人们显然对蘑菇酱很感兴趣,甚至还有人问能不能买上一份。

虞峰大方地给他在饼上抹了一大坨,笑着说道:“今日带的不多,您若觉得好吃,回头我多做些,给您留一罐。”

那人占了个小便宜,又得了虞峰的保证,自然是欢欢喜喜地应下。

无独有偶,黑黑的小厮进去没多久,就又出来了,开口便问:“我家大人让我问问,小哥的酱卖不卖?”

虞峰实在没想到就连县令大人都对蘑菇酱感兴趣。

他刚才说了那样的话,也不好食言,只得硬着头皮把话重复了一遍,完了又用小竹筒装了些,和和气气地说道:“只当尝个鲜儿,下回多做些给大人送去。”

小厮没有为难他,拿着竹筒交差去了。

汤面小哥瞪大眼睛,忍不住感叹道:“你胆子可真大,县令大人的面子都不给!”

虞峰挠挠头,脸上带着憨实的笑,心里却在说,他家将军还是大将军呢,兄弟们还不是照样舞刀弄枪地招呼!

不仅是汤面小哥,其他人也纷纷露出或敬佩或猜疑的神色。

不远处,于三眼睛眯了起来,暗搓搓地往后退了退,躲到阴影里,再不敢作妖。

这一天,出乎苏页的预料,不仅春饼全部卖光,就连蘑菇酱都被人惦记上了。

也算是大获全胜。

正常情况下,这种情况是不被允许的,不过,苏页怎么也算半个关系户,只要县令同意,没人会说什么。

苏青竹却是老大不愿意,一路上都鼓着一张脸。

然而,无论是虞峰还是苏页,都没有在意他的态度,这让苏青竹更加气闷。

刚到衙门口,虞峰便被人围了起来,大多是先前的熟客。

大伙纷纷问道:“听说小哥往后都不过来卖饼了?真的假的?”

虞峰笑着点了点头,扬声回道:“前些日子承蒙大伙照顾,小弟感激不尽。只是天儿越来越冷,家里该好好收拾收拾,这段时间就暂时不来了。”

这话并非全是借口,昨天晚上他就和苏页商量好了,趁下雪之前进几趟山,打些皮子,把草棚修葺一番。

大伙听到他的话,不约而同地发出惋惜声,还有人真心着急,“以后想吃你家的饼可咋办?”

“是呀,我家小子打出生起胃口就不好,就你这饼能多吃几口。”

“我娘也好这口,尤其是那个蘑菇酱,昨个儿还嘱咐我多买些回去。”

“唉,怎么说不卖就不卖了……”

人们说得热烈,苏页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他昨日才做的决定,今日就有人知道了,若说不是有人故意透露他都不信。

“得了空儿小弟便会过来,到时候还要指望着各位照顾生意。”虞峰笑意不减,爽朗地说着客气话。

人们纷纷应下,直道可惜。

尤其是卖汤面的小哥,他为人厚道,这些日子和虞峰搭着伴,也算有了些交情,便忍不住叹道:“你那饼卖得那般好,就这么放弃可惜了……”

虞峰拍拍他的肩膀,笑笑,没有多说。

等到三人走到僻静处,苏青竹终于憋不住,一迭声地问道:“峰哥做的啥饼?为何大伙如此上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