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一十三章:美味的糟货(2 / 2)

加入书签

天知道他刚才是怎么想的?难道就因为这辆车是敞篷跑车,所以就非得开着棚顶不可了?呵呵,难道人家特意留着的透明碳纤维硬顶是弄着玩的?

过了一会,魏华和小张也一前一后的把车停在了后面,牧马人和劳斯莱斯的车门很快打开了,从车上下来满脸焦急的三人。

魏华跑的最快,一马当先跑到帕加尼huayraroadster驾驶位窗户旁,看到里面自家老板正哆嗦着抱成了一团,好像是被冻着了,不由得有些担心的敲了两下窗户,“老板,你还好吗?”

稍等了一会窗户便打开了,一个裹在围巾里的脑袋伸了出来,“放心吧,我没事,就是有点冷,刚刚太兴奋了,忘记关上棚顶了,我休息一会就好......”

魏华嘴角抽动了一下:“......”呵,您那是忘记了吗?我记得这辆车的棚顶最开始是关上的好不好?貌似是你自己把它打开的?

既然老板没事,那自然一切都安好,所有人各回各的车上,先休息一会然后准备找个地方吃晚上的大餐。

......

“糟货”的历史悠久,算是中华美食中的老字号。吃糟是先秦遗风,最早载于两千多年前的《楚辞》;南宋以后吃糟之风大兴,都城临安有卖糟鲍鱼、糟蟹。

到元、明、清时,除市上供应糟制品外,已发展到家庭自制。

清代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里就提到了糟鹅掌、糟鹌鹑之类精致糟味,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有自制糟肉、糟鸡、糟鲞的记载。

“糟”与“醉”相似,调料都源于酒,做法也相似,故有“糟醉一家”之称。江南自古为稻米产地,也是黄酒的故糟笋乡。

可糟之菜异常丰富,有糟鸡、糟肚、糟门腔、糟鸡爪甚至糟毛豆等等,真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古人曾夸张地形容:“入口之物,皆可糟之。”

这是资料上的记载。

而当下常说的糟货,就是将荤菜或蔬菜煮熟且冷却后,倒入糟卤,卤几个小时即可食用的冷菜,也称作“熟糟”。

糟货当中,最让很多老饕们中意的恐怕就要属“糟钵头”了,这是一种沪市传统本帮菜,非常著名,也是小张推荐当中的首选。

自制“糟钵头”也不难:将猪舌头、猪脚爪、猪肚、猪肺、猪大肠等清洗干净,切成小块,特别要注意肺肠须用特殊办法汰清爽,去味,然后清水煮熟,彻底冷特之后,倒入糟卤浸没,以盖子封好,冰箱冷藏。

吃时,另备小碗一只,用干净筷子夹出,吃多少夹多少为宜。假如用筷子在一大砂锅翻来翻去,再往嘴里塞塞,一顿又吃不掉那么多糟货,这糟卤便很容易变质。

这种食物就是这么简单,但是绝对美味,而且很有一种地道老上海的那种情怀。

按照小张的说法,既然来到了沪市,那就不能不品尝一下糟货的味道,虽然不是时节最好的夏天,可是冬天的糟货同样具有别样的风味儿。

与此相比,什么西餐牛排,甚至是鱼子酱等等诸如此类的法式大餐都太low了,那些充满了金钱铜臭的食物,哪里比得上美味地道的“糟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