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回 信奸佞陈王杀功臣(2 / 2)

加入书签

未有几天,陈县那边文书送达。葛婴接来看了,方知陈胜已经称王,懊悔不已,忙唤诸将前来商议。吕臣道:“将军擅自行事,陈王知了,必将怪罪。现如今,唯有立斩襄疆,去陈王面前谢罪,方可得到宽宥。”葛婴见事已到这个地步,没奈何,只得忍痛,把襄疆杀了。次日,遂留下一将驻守东城,自引军马,返回陈县。却先遣使者用木匣盛了襄疆首级,星夜送与陈王。

此时陈王为四方纷纷响应,正自欢喜,忽闻葛婴在东城亦立一王,勃然大怒,道:“怎敢如此!”便欲兴兵去讨。吴广道:“或是事出有因,先使人往查。若真有不臣之心,再兴兵也不迟。”陈王还在犹豫,葛婴使者到了。陈王见葛婴将襄疆首级都已送来,先前的怒气立马消了一大半,再不提讨伐两字。

此事本将随风消去,谁料凭地里竟跳出个屠岸贾来。这人乃陈王身边亲随,姓胡,名武,与陈王一样,也是阳城县人。没甚大的本事,却专会阿谀谄佞,心地又狭窄,看不得有人比他强,一味的嫉贤妒能,想法害人。平素见葛婴战功赫赫,深得陈王器重,便浑身的不舒服,今碰上此事,怎肯轻易放过?当日乘陈胜身边无人时候,那胡武凑近了道:“葛婴虽已将襄疆杀了,却仍罪不可赦。”陈王道:“为何?”胡武道:“此人居功自傲,早想与大王分庭抗礼,立襄疆之事,乃是有意而为之。要不然,凭他区区一将,怎敢擅立楚王?既已背离,便不可饶恕。”陈王道:“他只是一时间糊涂,并非有心要与寡人作对。何况已经悔过,怎好再降其罪?”胡武道:“葛婴,虎将也,终不肯屈居人下。今杀襄疆,只是一时无奈,若被他养成势力,定成心腹之患。”陈王道:“你说的也是,留着他,终将要害我。只这葛婴十分勇悍,手下又有近十万人马相随,想拿他来,并非易事。”胡武道:“去他军中抓捕,自是不可。若设一宴为其庆功,就席间斩杀了他,岂不省力?”陈王大喜,喝采道:“好计!”等了两天,闻葛婴已引军到了东郊,便设下筵宴,使人去请。

再说葛婴心中忐忑,半路上,闻得陈王已消火气,暗觉庆幸。等将到陈县,又见陈王使人来请,便早把先前的担忧给忘了,与吕臣道:“终是老友,岂会不念旧情?”把军马暂托吕臣管领,带了七八个亲将,欣然赶去赴宴。酒至半酣,陈王忽将酒盏摔在地上,只见刀斧手拥出,未等在场人反应过来,葛婴与那数名亲将,早被斩作肉泥。惊得吴广、武臣等人皆瞠目结舌。陈王道:“葛婴擅立楚王,怀谋反之心,若不斩杀,必成祸害。公等皆本王心腹,无须惊讶。”令宋留、邓宗往收葛婴军马。武臣、邵骚等日后知道是陈王听了胡武之言,杀了葛婴,私下议道:“葛婴虽然有过,却罪不当死。陈王好听馋言,长此下去,吾等身危矣。”乃有远出躲避之心。

陈王既杀葛婴,偶闻其部下吕臣曾有过劝阻,对左右赞道:“此人倒有眼力。”即召了来,封为中涓。此时各地不满秦廷的小吏,纷纷将官长杀死,以应陈王。张楚势力,愈发壮大。这日陈王大聚文武,说道:“我等于大泽乡起事,旨在灭亡秦国。如今四海沸腾,各地相应,寡人欲起倾国之兵,讨伐暴秦,生擒胡亥小儿,为天下除害。未知众意如何?”太师孔鲋谏道:“大王乃一国之主,不宜轻出。伐秦之事,还当另遣他人前去。”陈王问:“此事谁可胜任?”孔鲋道:“臣观众人之中,大将军吴广最具胆气。此番西向讨秦,不亚当年伐纣,非猛将不可。”陈王点头,乃对吴广道:“公与寡人共同起事,今重任在前,公当再助寡人一臂之力。”吴广奏道:“西征之事,关乎大局。臣才疏智浅,恐不堪当此任。”陈王道:“吴叔乃国家栋梁,不可固辞。”吴广便道:“臣受大王之恩,岂敢推辞?但求一人为先锋。”陈王道:“你自选来。”吴广道:“臣所保这人,乃大王神兵营校尉,姓李,名归。”陈王答应,遂拜吴广为假王,赐节钺;命田臧、曹信为副将。从各部抽出十万人马,尽听吴广调遣。吴广命李归为先锋,心腹将杜雄为副先锋。九月初八出师,领兵西进,前去攻打荥阳。陈王直送出五十里方回。

吴广领兵去后,次日,周市出班奏道:“大王自起事以来,楚各郡县,相继而反,然周边之国,却甚少相应。大王当差遣良将,以兵往抚,既可拓展势力,又能救百姓于水火中,何乐不为?臣乃魏人,颇识民情,愿引一军北徇,以使魏地归向张楚。”陈王听了,连连点头。铚县人宋留、汝阴人邓宗跟着道:“臣二人投奔以来,寸功未立。大王若有指派,亦愿效犬马之劳。”陈王大喜,乃封三人都为将军:周市向北,去徇魏地;邓宗向南,去收九江;宋留向西,往略南阳。三人受命,数日后,各带人马去了。

张耳、陈余因受陈王冷落,正思量离开,及见周市等人皆讨得兵马外出徇地,张耳便对陈余道:“你我在此,碌碌无为,何不也学他三个,远走高飞。”陈余道:“陈余年少时,曾数游赵地,不如求去那里。”商量好了,乃由陈余在陈王面前进言,请发兵往徇趙地,以助吴广西击荥阳。陈王见是好计,便要答应,却又担心二人非是亲信,成事之后不听召唤,乃拜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引兵三千,往略赵地。四人一受旨令,便带上人马去了。所行之事,将来还有细说,此处暂不多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