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六章 深夜酒香(2 / 2)

加入书签

“楚弦,案子已经水落石出,我也要马上动身返回京州,你这一次名震天下,官位肯定会变动,要做好心理准备,京州那边,我能活动的,会帮你活动,总之,官场之事要慢慢来,切勿急躁,不过我相信,任何事情,你都能处理,这一点也是我最放心的。”

崔焕之看着楚弦,说完,这才带着李严吉离去。

楚弦站在街边,站了许久,这才转身返回。

楚弦知道,崔焕之并非什么都没看出来,但就如同自己了解崔焕之,信任崔焕之,对方也了解自己,信任自己,所以到最后,依旧什么都没问。

所以楚弦很感动,如果时机成熟,楚弦决定,会将这次事情一五一十道出,只讲给崔焕之听。

快走到家门口的时候,楚弦看到街角一个人影。

“戚刀长,回去告诉我娘,我去见一位老友,叙叙旧就回来。”

说完,楚弦朝着那个人影走去,而戚成祥没有多问,只是看了那人影一眼,带着忌惮之色,然后回到楚家宅院。

夜色深,春江城一家极为偏僻的酒馆中,楚弦坐在方桌一侧,看着烛狱之案。

实际上,因为评论先贤之事而陷入官司,入狱,甚至是身死的官员不在少数,有的的确是行为不检,侮辱先贤圣君,被问罪那也在情理之中,但有很多只不过是正常的评论,但也是被冠以‘不敬’的罪名,就像是纪文和便是如此。

有人在这种事情上大做文章,通过打压别人,稳固自身,收获权力,但也有人早看不惯这种严苛的文狱之事,只是涉及方方面面,找不到切入点。

而现在,楚弦的《自省论》,便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如果没有之前的江山河志,光是一个自省论,怕是还不足以带动一种风气和各方势力来讨伐文狱之患。

但有了江山河志的铺垫,有了楚弦的名气,借着楚弦如今的势头,各方势力,也是活动起来,其中,早就想要废除文狱之患的官员当下是抓住机会,各自上书,讨伐最近的文狱之灾,就说如果再那么下去,这世上的读书人,就都成了阿谀奉承之辈,又哪里会有说真话讲真言的人?到时候,文人说话写字都怕触犯忌讳,岂不是太过可悲,更是阻扰圣朝发展。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