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2 / 2)
一个时辰后,十个团整军完毕,如狼似虎的钻进了秦岭,姬溪站在城墙上看着他们,双拳紧握,他阴狠的注视着丛林深处,等待着孙夏的落网,他的心中,已经想好了数十种残酷的刑罚,他打算全部在孙夏的身上用一遍。
接下来的半个月,姬溪一直坐镇峣关,等着各军的捷报,在这之间,高顺被押送到了峣关,他显然见到了普华村的惨状,而那惨状,是他承受不住的。
当日,高顺跪在姬溪的面前,口中说:“末将再无面目苟活,请将军赐死。”
高顺的颓废和请死,让姬溪陷入了烦躁,他要的是一个知耻而后勇的将帅,而不是这么一个再无斗志的废物。姬溪暴怒的抽打着高顺,然而对一个心如死灰的人来说,这点皮肉之苦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最终,姬溪还是没有舍得杀高顺,他打了高顺一百军杖后,将其送回了长安养伤。
半个月过去了,探子回报说高顺的伤情好了很多,但他的颓废却日益深重。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然而,却还有更坏的消息。这个坏消息是,姬溪的近七万兵马在秦岭中围剿了孙夏半个月,可是却收效甚微,莫说活捉孙夏,便是连孙夏的面都没有见到。
数字;二来,战事迁延日久,关中防备必然会出现漏洞,若有敌来犯,必然手忙脚乱。
现如今,最明智的做法是咽下这彻骨的恨,立刻将七万大军召回,而后加强各方面的守备,不再给孙勇可乘之机。
贾诩早在五日之前便来信劝说姬溪班师,姬溪没有听,半个月之后的今日,贾诩和吕春联袂来到峣关,请姬溪回长安并撤回大军。
贾诩和吕春的意见出奇的一致,他们说:“孙勇之患,乃小疾耳,只要天下清平,其不击自愧。关中的首要敌人,仍是四方诸侯,切不可因小失大。”
姬溪不听,暴怒异常,竟要亲率大军入秦岭讨贼,贾诩和吕春再三死劝,差点和姬溪闹翻了脸,才堪堪将之劝住,然而,姬溪讨贼之心仍然不死。
关键时刻,华佗来到了峣关,他和姬溪在书房里面谈了很久,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听到书房里面噼里啪啦的乱响,显然是盛怒之下的姬溪在砸东西。
华佗劝住了姬溪,从书房出来后,姬溪的脸色仍然阴冷,但终归是下了班师撤兵的命令。
六月底,大军自秦岭撤出。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的时候,却忽的变成柳暗花明。这转机,来自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芙儿。</content>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