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凯旋(2 / 2)
入籍这个时代,没有修建长城的耗费,没有修建新北平的耗费,郑和下西洋一直没有亏钱,大明的财政还是非常健康的,所以不在乎这些耗费。
但是修建武当山,对武当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不愿现在工程就停工。
朱瞻基笑了一下说道:“既然如此,那玄真道长以后就在他们面前多费一些心思了。至于你的师弟,且让他过来,让我试试他的身手。”
朱瞻基对玄真也有些失望,去年在草原,因为看到杀人就吐的天翻地覆,实在有些不符合他这个高手的定位。
一个不敢杀人的高手,身手再高,又有什么用!
两个小家伙却非常开心,玄真的大名享誉寰宇,天下谁人不知道朱瞻基的身边有两个大高手。能得名师教导,不说成为一个大高手,只要能比其他人强一些,就足够他们开心的了。
辰时一到,驻守的大军就缓缓出动,逆流而上。
被押在中间的三十几艘装着俘虏的船只,今日也给那些已经饿了四五天的俘虏吃了一顿饱饭。
为了方便管理,这些人都被集中关押在黑乎乎的船舱里。没有食物供应,只有一条水槽,每天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凉水。
饿了几天,每个人都没有了反抗之力。现在不给他们吃点东西,他们根本没有体力忍受今日的劳累。
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里地,但是一直到巳时,船队才抵达了阅江楼码头。
朱瞻基乘坐的座船太大不能靠岸,十几艘平底沙船串成了一串,形成了一道浮桥。
朱瞻基率先从船上下来,走向欢迎的人群。
当他一上岸,迎接的文武大臣全部以跪拜来迎接朱瞻基,并且在朱瞻基的身后摆出了正规的皇帝仪仗。
朱棣派出了自己的皇帝仪仗来迎接朱瞻基,这也是在确定朱瞻基的正统身份。虽然朱瞻基觉得稍微有点过,但是在这个时候,他当然不会说出来。
幸亏朱棣想到了这一点,没有让朱高炽来迎接。父亲迎接儿子,儿子身后摆出皇帝仪仗,那父亲还要给儿子行礼,就不符合人伦了。
礼部尚书吕震亲自念响了班师徼文,在徼文里,大肆批判了倭寇对大明的侵扰,并且对倭寇口诛笔伐了一番,彰显了大明的正义,然后才褒奖了水师的功绩。
徼文念完,众文武大臣才起身再次行礼,这一次只是长揖平拜,是拜朱瞻基这个太孙,这个海军司令。
然后,才是展示俘虏的环节,所有的俘虏被驱逐下船,每个人都被告知,只有听话才有活命的可能,否则大明士兵绝对不介意多几个刀下之魂。
为了活下来,这些俘虏只能一个个一次下船,五个一组,五十个一个方阵,被用绳子绑了起来。
他们将在京城里等待着大明民众的欣赏,说不定还会有臭鸡蛋,粪便的袭击。
围观的大明民众一个个都沸腾了起来,他们有许多都是从沿海一带专程赶过来的,都是有亲人丧生在倭寇的刀下,所以现在过来“报仇”。
朱瞻基没有机会欣赏到这一幕,他被安排在一辆臣的行踪如此关注,就有些逾规了。
所以听到沐晟这样问,他笑着说道:“我只是与黄福的大公子黄渊比较相熟,他乃我海军年轻守备,在军务管理方面可称得上出类拔萃。所以我也对这个黄福才关注一些。”
沐晟点了点头,释然说道:“黄潜九此人倒也肖父,两人都是颇有才华之辈。”
朱瞻基想了想,自己明年上半年要昂着攻略东瀛,下半年要筹备出海。黄福再有才华,但是他担任过工部尚书,又是布政使,不是他现在能用的人,自己还是有些心急了。
紧随皇帝御辇的就是易信,朱真,还有一帮立功海军将军的座驾。
他们几人在车辇上,可要比朱瞻基他们的气氛热烈的多了。
一路上,他们享受着民众的欢呼,特别是朱真还看到了自己久违的老妻,抱着孙女也站在路边。
听到孙女那稚嫩的声音喊着祖父,再看到老妻和子女们的深情眼神,他这个硬汉也忍不住有些热泪盈眶的感觉。
车队一直驶过了家眷们的位置,朱真才忍不住放下了手臂,回首说道:“有今日荣耀,虽死无憾了!”
易信点了点头说道:“有太孙殿下致意进取,我们水师……不,海军今后立功机会不会少于边军。”
黄渊的职位虽然不高,但是这一次他是海军总部的协调总管,又是海军都督刘江的助手,深得太孙重视,所以也有荣耀坐在第二辆车辇上。
他笑着说道:“太孙殿下将地球仪放在卧室,书房,时时刻刻将整个天下放在心里。解决了东瀛隐患,以后绝对少不了我们建业立功的机会!”
朱真笑道:“黄守备年轻有为,此次又立大功,若是想要下放军中,我第三舰队少不了你一个指挥使的位置。”
易信不依说道:“一个指挥使算什么,要素黄守备愿意来我第二舰队,参将我不敢许诺,一个游击绝对少不了!”
其他将领看着两大舰队总兵都争抢这位海军的红人,一个个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对不住大家了,后日起每天最少两更。)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