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矛盾(2 / 2)
他们在几百年里一直控制着这条路线,也等于了掌握了无数的财富。
一直到真正的蒸汽时代的来临,船舶可以不受风力和洋流的限制了,这个路线才失去了原本的垄断意义。
朱瞻基现在已经有心发展蒸汽机,但是蒸汽机容易做,压力表却难以做。
蒸汽机实际上就是一个锅炉,利用蒸汽产生动力。
相比水力,蒸汽机在动力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只有一点就是水力比不上的。
那就是蒸汽机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不仅可以随地建设,还能安装在车上,船上。
所以发展蒸汽机其实没有技术困难,只需要捅破这层窗户纸。因为现在水力水车的传动系统,其实与蒸汽机没有太大区别,关键就是压力表的制造
但是压力表的制造,朱瞻基就完全没有一点概念了。而没有压力表,锅炉的的这么直白。他要求庄敬便宜行事,保存自身力量。
如果势头不对,就立刻撤回对马岛,当地还有郑和率领三万大军驻守,凭东瀛的海上力量,很难形成真正的威胁。
不过,他们要是撤回到了对马岛,当然也就要受郑和的节制,那个时候,就不能为所欲为了。
郑和算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是不会赞同如此的大规模屠杀行为的。
过了这半年,等出海的时候,还是让郑和继续去西洋宣扬大明国威,这才是真正符和他能力的工作。
朱瞻基一直没有下定决心,自己究竟去不去西洋。
现在他的上面还有皇帝和太子,所以他还相对自由。这也可能是他唯一出海的机会了。
真的等他登上皇位,以如今的交通条件,他也就最多只能在国内到处浪浪,再也没有机会出海。
出海的风浪暂且不说,这种长途航行,大部分时间都是沿着海岸线行驶,危险并不大。
但是这个时代的传染病,实在太吓人了。
不管是瘟疫,天花,还是痢疾,这个时代都是要人命的疾病。
欧洲黑死病的阴影还没有完全消散,整个欧洲死去了两千五百万人,差不多是整个欧洲的二分之一人口,想想都有些让人恐惧。
但是在这个时代,如果不去一次欧洲,朱瞻基总是心有不甘。
就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中,朱瞻基迎来了永乐十四年的新年。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