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风暴(2 / 2)
欧洲,特别是西欧之所以被誉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主要是大西洋暖流让这片土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即使是在最冷的季节,也很少会低于零度。
而跟西欧同纬度的东北,能零下三十度。
大西洋暖流造福了欧洲,却让美洲成为了受害者。大西洋的飓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刮到美洲去了,在那里形成飓风,龙卷风,大雪,寒流。
朱瞻基认真想了想后世学过的世界各地气候特征,确认了直布罗陀海峡这里,很少会出现大型风暴。
当地人如此恐慌,主要也是跟这里的船只无法抵御稍微大一点的风的原因吧!
但是他不放在心上,一帮属臣却不敢有半点马虎。
朱瞻基一靠岸,就被郑和迎到了城中最坚固的一座石屋,这里原本是十一世纪的时候,摩尔人就在这里修建的防御阵地,四百年来,一直没有被损坏过。
朱瞻基虽然不想大惊小怪,但是却不愿因为自己的行为,给下属们的工作增加麻烦,所以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到了这里。
除了他之外,他的妃子和一帮宗室也被安排了进来。然后没过多久,暴风雨就来了。
一直到了晚间,郑和浑身被淋的湿透,精神疲惫地回来。
他还想跟朱瞻基汇报情况,却被朱瞻基打发了先去换身衣裳。
暴风雨虽然来了,但是跟他们在南非经历的那次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所以众人的心情也轻松了下来。
下船匆忙,地方也有限,御厨们就在院子里的石屋里,宰了两只羊,给他们烤了吃。
等他们吃完,众将士才来跟朱瞻基汇报情况。
这次属于虚惊一场,舰队没有太大损失,就是搁浅的少数船只,需要修补一下船底。
但是汇报完了工作,也没有人离去,众人都在等着郑和的出现。
他已经来此地近半个月了,摸清楚了休达的情况,要攻打休达,离不开他的情报支持。
众将虽然一心想要在朱瞻基面前立功,但是知道葡萄牙人手里也有一些火枪,都不敢马虎大意。
要是大意失荆州,不仅立不到功,还会被重惩啊!
……
……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雨一下就是七明,道义,给他们“公平”决斗的机会。
华夏人从来都是功利思想,一切以结果论英雄啊!
而这天晚上,一半厨师都没有休息,沿着海岸支起了无数锅灶。九月一日天刚微微亮,香喷喷的饭菜就已经全部做好。
每个士兵吃饱喝足之后,有顺序地登上了战舰。
这一次的航行编队与往常有很大的区别,最前方是攻击舰队,以两千石到四千石的主力战舰为主。
他们的任务是进行远距离的炮火攻击,掩护登陆的幼军,主要攻击堡垒内的主要力量,将他们打散。
第一轮炮火攻击之后,将敌人的胆子打寒了,幼军乘坐的平底沙船才会分散开来从四面八方登陆。
并且每一个方向的攻击营,都会有两艘主力战舰负责炮火掩护。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火炮的威力增强之后,小型战舰的甲板厚度不够了。上次在忽鲁谟斯炮击帖木儿人,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小型战舰的甲板都出现了炸裂。
以后这种小型战舰,除非经过改装,否则不会再担任炮击的任务。
舰队迎着太阳一路东行,休达距离丹吉尔的海上距离只有不到三十公里。虽然有点逆风,但是依旧在巳时一刻,也就是上午九点十五,就抵达了休达海域。
让朱瞻基意外的是,在距离休达不远处的海面上,竟然驻泊着好几艘不属于葡萄牙的船只。
卡斯蒂利亚,阿拉贡,格拉纳达,包括教皇国,竟然都派出了代表来观察战场。
双方接触以后,朱瞻基也没有让人驱散他们。他就是来立威来的,现在有人帮他宣传,他当然是求之不得。
葡萄牙人似乎知道自己的舰队太弱,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已经把所有的船只都撤走了。
他们把海军,陆军,仆从军都集中在了岸上,诚心是想依靠坚固的堡垒,跟大明打一场攻防战。
看到这样的阵势,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负责总攻的薛禄干脆就只留了一支从马林陆地进攻的士兵牵制对方的兵力。
然后下令幼军暂停登陆,只用海军进行炮火攻击。
巳时正,也就是上午十点,负责包抄的舰队缓缓从三个方向将休达包围了起来。
各部就位,薛禄一声令下,他的船上升起了进攻的红旗,然后,一声重鼓敲响,随着旗舰上的重鼓敲响,所有船上的鼓都一一敲响。
总攻开始。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