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 家天下(2 / 2)

加入书签

犹豫了一下,他又回头看了看孙娴,这才磨蹭地来到朱瞻基的跟前。朱瞻基也知道自己没有孩子缘,摸了摸他的头说道:“爹爹给你们带了好吃的,好玩的,等回到宫中,拿给你们。”

他嗯了一声,摸了摸朱瞻基的胡子,咧开小嘴笑了起来。“扎。”

朱瞻基笑了起来,对着孙娴说道:“一别经年,你在宫中代我伺候母妃,照看孩子,辛苦了。”

孙娴福了一下身子,虽然双目含泪,却笑的灿烂。“妾身不辛苦,殿下远赴海外,操心国家大事,才是辛苦了。”

朱瞻基也不厚此薄彼,跟每个妃子都说了一句,算是慰藉她们一番,才跟张氏说道:“行军武百官,老百姓们还在等着内侍摆出太孙仪仗,但是这个时候,朱瞻基已经一个大跨步,稳稳地落在水泥码头上。

他的高大身影毫不停顿,向着朱棣的龙辇奔去。

虽然坐在龙辇中,但是朱棣也一直关注着靠岸的楼船,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迫不及待地地蹿了出来,忍不住笑骂了一句。“胡闹。”

虽然是叱骂,但是那掩饰不住的笑容,暴露出了他的真正心态。

王彦笑道:“陛下,太孙殿下对你依旧是赤子之心啊!”

朱棣扬了一下手,王彦立即掀开了龙辇门口的厚帘。

这个时候,朱瞻基已经快步奔到了龙辇前,跪在了厚厚的波斯地毯铺成的红毯前面。“孙儿瞻基向皇爷爷问安。”

朱棣本来觉得自己有千言万语,可是隔着门帘看着跪在地上磕头的朱瞻基,等他抬起头,露出了那张与自己几乎一样的脸,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王彦一直近身伺候朱棣,很了解朱棣的脾性。虽然他大多数时候是个没有感情的帝王,但是内心并不是真正的绝情绝义,也有他柔软的一面。

只是这柔软的一面,只有少数几个人才能有幸见到。

他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僵局,大声疾呼:“太孙殿下归国。鸣乐。文武百官,内外百姓,依序行礼。”

他的声音被传令太监一声声地传到远处,应天府城墙上的火炮发出了剧烈的轰鸣声。

这个礼炮还是朱瞻基“发明”的,朱棣觉得这个仪式非常不错,与外国使节初见,这样的炮响,能够极大地震慑对方。

朱棣的情绪平静了下来,伸出了手说道:“基儿上车,与爷爷同享文武百官之礼。”

朱瞻基惶恐说道:“礼不可废。”

朱棣呵呵笑道:“基儿通使南洋二十二国,西域三十七国,西洲,西洋逾五十国。扬我大明国威,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又以贸易获利超千万两,壮我大明国力,你当得起!”

朱瞻基不再婉拒,起身坐在了龙辇下层,比朱棣矮了大约三十厘米的裙边上,才又背对朱棣,面向文武百官。

这个时候,他感到肩膀上落下了一只手,朱棣的声音传了过来。“你很好,很好,我就是现在去见了父皇,也能理直气壮地跟他说:我做的没错!我对得起祖宗!”

这就是典型的家天下思维啊,从来不会考虑对不对得起百姓,民族,只会考虑对得起祖宗吗?夺取侄儿的天下,是朱棣抹不去的污点,但是现在大明蒸蒸日上,他有后继有人,所以他的愧疚之心也就消散了。

本书来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