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七十四章 挺近德国杯半决赛(2 / 2)

加入书签

算有着三名“大佬”压阵,霍芬海姆还是在开赛之后落入了下风。

而最难受的是锋线了,有曾恪的存在,按理来说霍芬海姆的进攻力都是差不到哪里去的,但事实却是,没有了爱德华多和萨利霍维在身后的不断输送炮弹,曾恪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失去了伊舍维的掩护,曾恪反过来还要为本场前锋塔戈埃做掩护,甚至时不时的还要回撤场去进行接应和串联——不是说曾恪不能做这些工作,但问题是,这些事情分走了不少的精力,曾恪在进攻线的威力自然会相应下降。

不莱梅的攻势猛烈,后场勉强的抵挡,而前场得不到来自身后的支持,曾恪的进攻威力也无法得到全部发挥,霍芬海姆在场面完全被压制住了。

但足球场是如此的神,明明是另外一支球队全面占据风,但最后取得进球,甚至是取胜的队伍,却不一定是他们。

这场赛再度诠释了“足球是圆的”这句话的正确性。

后场防线都快被压迫成了一个椭圆的霍芬海姆,愣是利用一次快速反击,在赛第三十七分钟的时候,“偷袭”得手,西穆尼在后场成功抢断,随后一个大脚踢到前场,曾恪回撤拿球之后左冲右突,一个极为隐蔽的直塞将球送入了禁区。

塔戈埃反越位成功,面对门将一脚低射,将球送入了球。

霍芬海姆逆境率先取得进球,1:0领先客队不莱梅。

一个球的优势也保持到了半场结束。

下半场极为不服气,也不甘心失败的不莱梅更加凶猛的反扑,而兰尼克也算得一个“说到做到”的真汉子,说只让主力踢半场,那只踢半场,在局面不利的情况下,他仍旧是将曾恪等三名主力全部换下——或许真是这种激烈和对抗极强的场面,才更让他下定决心要将主力球员换下,对于他而言,联赛才是重头戏,他可不想自己的主力在这样的赛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

而事实证明,在赛后的评论,兰尼克的这一次换人,却成为了诸多媒体交相称颂的“神来之笔”——曾恪、魏斯、西穆尼下场,顶替他们的分别是尼尔松、施特里夫勒和阿拉巴:两名场和一名后卫,严格来说,出现在后腰位置的阿拉巴,其实最擅长的位置也是后卫,也是说,算场本一有的四名后卫,霍芬海姆有了六名后卫在场,其余的场球员大多都是具有防守属性的,前场只留下一个塔戈埃作为反击支点——很显然,在领先之后,兰尼克是要将防守进行到底了,摆出乌龟壳的架势,欲要憋死对手。

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神来之笔”也可以理解为厚颜无耻,这种大巴战术,几乎令得对面的不莱梅主帅沙夫气得跳脚骂娘。

但这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在随后的赛时间里,在兰尼克有意无意的“明示暗示”下,霍芬海姆增加了身体对抗,动作也变得更为粗犷许多,以防守为主,扫荡和破坏为核心,能抢则抢,抢不了哪怕是犯规,也要将对手的攻势遏制住。

不莱梅的进攻屡屡被破坏,进攻节奏不时被打断,长久之下,不莱梅的反扑气势也渐渐的衰落。

第七十四分钟,不莱梅终于是取得了进球,值得一提的是,进球球员还是霍芬海姆的老熟人——赛季还租借效力霍芬海姆的萨诺戈,这名科特迪瓦前锋租借加盟霍芬海姆本来是想要寻求更多的场时间,但遗憾的是,曾恪的横空出世可谓是光芒万丈,加霍村本有的伊舍维、登巴巴、奥巴西这三名强力前锋,萨诺戈在霍村可谓是被压制得毫无机会,本赛季初他结束了租借期,回到了不莱梅。

而打入了这个进球,萨诺戈可谓是激动无,在场内拍着胸口嚎叫着大肆庆祝,似乎是想要将心的郁闷在“前东家”的面前全部发泄出来。

但他的进球对于赛大局却是于事无补,在他进球之前,从拜仁租借而来的阿巴拉,利用角球进攻,在禁区外围打入了一粒漂亮的远射——也是说,霍芬海姆丢了一个球,依然是以2:1的分领先。

也是在霍芬海姆球员众志成城(全面扫荡)之下,这个分被保持到了终场,在场局面大部分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霍芬海姆依旧是取得胜利,昂首挺进了德国杯的半决赛。

最快更新 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