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章 石痴(2 / 2)

加入书签

“我这里有白龙马。”

“讲究啊,有时间叫我看看你的收藏。”

“陛下,我给您发到手机里吧。”

“我没有收藏品,都是自己的作品,我也都发给你吧。你这怎么都是平面图像啊,没有3d模型啊?”

“我这有不少都是早期的收藏品,那时手机还没有3d扫描功能。”

“等有时间我教给你用肉眼扫描3d的方法。你看见我门外广场上站着那12个大铜人没有?就是用这个方法,扫描完储存起来,然后制造出来的。”

“谢谢陛下。我现在有3d扫描仪了,但是没什么用。这么多年了,我还就是碰见陛下您一个感兴趣的。”

“知音少是吗?你都藏在家里了,谁知道啊?”

“我没有参展的渠道,也没有参展的能力,只好自己在家独自欣赏了。”

“这个是小事一桩嘛。正好最近有展会,我给你推介出去好了。”

“这怎么好意思?大恩不言谢。展览过后,我把这些收藏全部赠送给国家博物馆。”

无心插柳柳成荫,杨国良的《观赏石展览》,立刻火爆了华夏的收藏圈。

收藏观赏石,就好像集邮一样,成套的才上讲究。比如说唐僧取经的一套,一般的都是四块,他这个就多了一块,立马跟别人的就不一样。

最震撼的是《满汉全席》,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满汉全席以北京、山东、江浙菜为主。世俗所谓"满汉全席"中的珍品,其大部分是黑龙江地区特产(或出产):如犴鼻、鱼骨、鳇鱼子、猴头蘑、熊掌、哈什蟆、鹿尾(筋、脯、鞭等)、豹胎以及其他珍奇原料等。后来闽粤等地的菜肴也依次出现在巨型宴席之上。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闽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这么多菜都是天然石质的,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真是别开生面,收藏奇石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像杨国良这样,全都是自己收集,没有交换的,可就不多了。

除了《满汉全席》,还有《四大美女》,《瓦岗寨三十六友》,《三国故事》,等等不一而足。

为了烘托展出效果,大郎拿出了不少珠宝玉器的小物件儿。和杨国良的作品摆在一起,展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杨国良没有食言,他决定把全部收藏品都捐献给国家博物馆。“二世皇帝陛下,我的收藏品我准备捐献了,您的摆件要不要收回?”

“你的捐都捐了,我为什么要收回来?我有那么小气吗?和你那些东西放在一起,我还可以沾一些光。”

“陛下,您真是性情中人,当皇帝太可惜了。你应该做一个江湖游侠,率性而为,快意恩仇。”没想到杨国良还真是大郎的铁粉。

“杨院士,您怎么保证,这些石头都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加工的?”大郎仔细看过,展出的石头,全部都是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加工痕迹。不知道杨国良是怎么鉴别的。

“我都是在大自然里捡的,没有一块是在城市里得到的。我自己知道它是真的,这就足够了。如果没有陛下您,这些破石头可能就永远不见天日了。”杨国良感激的说。

勘探工作不久就结束了,专家组也撤回了华夏。

然后就是各个大的建筑公司入驻,基本建设搞的是热火朝天。

这个军工生产基地,是华夏国独资兴建的,土地是向大秦帝国租赁的。租金是每年一元钱人民币。

现在的澳洲,同时悬挂大秦帝国和华夏国的国旗。升旗时,奏两国国歌。先后顺序,每天一换。

澳洲的防御系统以海基为主,因为这样可以少占陆地面积,而且隐蔽性极强。航天母舰平时变作了航海母舰,一声令下,立刻飞升变为航天母舰。无论是航天还是航海,上面都不用人值守,全部都是自动化操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