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四章 不过黄河(2 / 2)
那个祖籍蜀中,曾在大宋担任高官,也被金国重用,但仍旧心怀故国的文官。
送来的消息只有两个字——云中。
看到这两个字眼时,徐还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高明!
作为一个旁观者,徐还对金国的战略选择可以拍手鼓掌。
但作为秦国公,视西北为私人囊中之物的大宋将领,则是汗流浃背。
契丹人!
金国人首先选中的进攻目标是河套的契丹人,看似在宋金大局之外,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突破口。
河套的契丹人在逐步恢复元气,重新崛起,已经是一支实力不可小觑的力量。
尤其是所处的那个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宋、金、夏三国之间,契丹倒向哪一边,谁家就能左右在西北的局势。
现在契丹人是大宋的伙伴,这是金国人一直很忌惮的一件事,尤其是粘罕。
当年火烧大同府,攻取幽州城,是他的奇耻大辱,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这几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能的对云中动手,以至于契丹人实力越来越强,强到让他心生不安。
河套、阴山向东快马加鞭,不几日便可到幽州城下,那里可是金国的腹地,可以截断东北和华北的腹地。
这也正是自己为何一心收复陕西路,保全河套契丹人的根本目的。
北伐或许给不了金国人致命一击的,但如果加上东征,希望无疑会大大增加。
显而易见,女真人也不是吃素了的,他们也看到了这一层,才有了向西讨伐契丹的举动。
兀术陈兵黄河岸边,其实是在给西边的粘罕时间,创造机会。
或许是金国人不愿意两线作战,但徐还觉得,他们更多是在防备宋人。
女真在濮阳不过黄河南下,府州宋军同样也不能过黄河北上。
以宋庭上下、赵构、秦桧等人的一贯尿性,绝不敢主动招惹金国人,哪怕明知道是缓兵之计,唇亡齿寒。
那样一来,契丹人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状况。
河套有失,孤悬在外的陕北,甚至是关中也就危险了。
徐还的心立即揪了起来,那可是自己辛苦收复的失地,龙兴天下的基业之,断然不能有失。
而且河套草原上,还有自己关心的人,决不能无动于衷。
可是,该怎么办呢?
……
事实上,徐还这边接到消息的时候,金国大军已经出现在阴山脚下。
契丹人倒不惊慌,因为他们早就料到了这一点。
但他们也清楚,单凭目前契丹人的势力,无法与金国粘罕的大军一较高下。
当年打幽州,以及桑干河畔那几仗有很多巧合因素,最要紧的是有徐还的锦囊妙计。
可是如今,他远在千里之外。
所以这一刻,契丹人比任何时候都想念徐还。
求援的信函也已经从云内州送了出来,也有人站在黄河边,翘首以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