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一三章 共借一刀(2 / 2)

加入书签

“这个……你且先别问,该让你知晓的时候,自然就会知道。”

裴元衍道:“去安排一下吧,岳夫人、岳雷公子要扶陵北归汤阴故里,这是个机会,能走的人且先跟着走吧!”

“是!”

冯五懂的规矩,当即点头称是,随即离去。

……

宋庭为岳飞平反,赵构还下诏举行了盛大了祭奠追思,将其风光大葬。

并欲借此机会宣召岳云、张宪等人返回临安奔丧,不曾想被岳夫人婉拒了。

“先夫生前素来返回故乡之心,且北伐乃是平生志向,故请安葬先夫于汤阴祖籍之地。”

这年代讲究落叶归根,扶陵归葬祖籍故乡乃普遍之举,岳夫人所请合情合理,朝廷很难拒绝。

岳飞平反之后加了一连串的哀荣,恢复了鄂国公爵位,还有太子太保,检校太尉等一连串的荣誉性身份。

正是因此,葬礼的规格自然而然有所上升,从临安扶陵北归汤阴故里,送葬的队伍很庞大。

自然也就能夹带一些私货,高阳王府需要提前撤离的,但并不十分引人注目的人便可以提前夹藏其中。

这一遭伏阙击鼓,以及彻底撕破脸皮,是时候该为撤离临安做准备了。

……

那厢金国使臣韩昉也刚刚离开临安,踏上北归之路。

岳飞死了,和议书也签订了,他此行的任务可谓是圆满完成。

是以韩昉心情愉快,至于在临安受到的委屈,无论是秦桧的辱骂,还是宋国学子的攻讦,都宛如过眼云烟,不足挂齿。

唯独让他有点忐忑的是,临走之时秦桧的提议,是以座船离开临安许久,仍兀自回味着秦桧的那番话。

“岳飞虽死,徐还犹在,此为我等之心腹大患。”

“相公意欲何为?”

“今猛虎出山,岂可纵虎归山?早于尚书有商议,不若联手斩贼于汉水。”

“相公莫不是要借刀杀人?”

韩昉连连冷笑,此一时彼一时,金国为什么和议,不就是为了暂且停战,获取喘息之际嘛!

现如今好不容易达成,可以作壁上观宋国君臣内斗之时,岂会轻易在掺和进来,惹祸上身?

秦桧道:“心腹之患并非我朝,亦是贵国,坐山观虎斗固然是好,但一不小心,也极有可能养虎遗患。

四太子、挞懒都统、粘罕元帅都是明智之人,想必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道理自然懂得,可是……秦相公总想借我朝之手,自己置身事外,恐怕……不仗义吧!”

秦桧提议道:“既然如此,不若我们共同另外借一把刀?”

“另一把刀?”

秦桧笑道:“没错,贵国撤军,想必有人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韩尚书或四太子不妨出面,给他点拨一条求生之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